您现在的位置·目录 - 当代篇第十九章 - 第五节

 

第五节 书刊印刷的管理

孙中山先生在他的《实业计划》◆把印刷同食、衣、住、行并列为人们生活的五大原件,他 指出:“据近世文明言,生活之物质原件共有五种,即食、衣、住、行及印刷也。”可见 对近世人们的文明生活而言,印刷已站到多么重要的位置。书刊印刷向人们提供精神食粮, 报纸印刷向人们传递信息,包装装潢印刷在保护、宣传、美化商品,文化用品印刷为人们生 活、学习、工作提供方便。看来三百六十行,行行都离不开印刷。

五十年代以后,国家在工业管理上,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自上而下的行业管理 。但是印刷工业是个例外。王益在《中国印刷年鉴》(1981年)《印刷工业的管理体制问题》 一文中指出:“迄未指定一个部门统一管理(印刷工业),长期处于分散经营状态。以黑龙江 省为例,该省573家印刷厂中,报社出版系统13家,一轻局系统96家,二轻局系统34家,城 市街道26家,农村社队31家,机关部队铁路矿山118家,大专院校及中小学校148家,工厂办 印刷厂67家,林业等单位办厂30家。以上除书刊印刷厂归口出版局领导,轻工系统的印刷厂 归口轻工局领导外,其他都由主办单位或使用单位领导,没有归口管理部门。自然而然大体 上形成了‘谁用、谁建、谁有、谁管’的体制。”这个“四谁”的管理体制,基本上反映了 当代中国在印刷工业管理问题上的真实状况。

由于书刊印刷对出版事业来说,它是不可缺少的支柱工业,所以在印刷工业中,唯有书刊印 刷工业在出版系统中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管理系统。

一、书刊印刷管理体制

1.书刊印刷管理体制的沿革

1949年10月出版总署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新华书店工作会议。当时的新华书店是集书刊 的编、印、发三位一体的。1950年9月出版总署召开第二届新华书店工作会议,通过了出版 与印刷、发行分工和出版专业化的决议。会后出版总署发布《关于国营书刊出版印刷发行企 业分工专业化与调整公私关系的决定》,规定全国各级新华书店应划分为出版、印刷、发行 三个独立的企业单位。1951年5月出版总署成立印刷管理局,管理全国书刊印刷事业,北京 、上海、沈阳、长春、西安、湖北等地12家新华印刷厂成为该局的直属企业。从此中国的书 刊印刷工业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管理系统。1952年8月16日政务院颁布《管理书刊出版业印刷 业发行业暂行条例》,规定凡书刊印刷业,不论公营、公私合营、私营一律向当地出版行政 机关申请核准营业,并发给营业许可证以后,才能向当地工商行政机关申请登记。1954年出 版总署撤销以后,全国出版事业归文化部管理。文化部下设出版事业管理局,局下设印刷管 理处,直接管理北京、上海21个印刷单位。其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则设文化局或出版局 ,管理地方的书刊印刷厂。此外,中央和地方出版社的社属书刊印刷厂,则归出版社直接管 理。

在五十年代中期以前,从事书刊印刷的企业有国营,也有私营和公私合营。1956年,在对私 营 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私营书刊印刷企业改造成公私合营印刷企业,均由当地省、自 治区、直辖市文化局(出版局或轻工业局)领导。

1958年,国家机关进行精简,原来由文化部管理的印刷企业下放到地方,归当地省、自治区 、直辖市有关部门管理。北京新华印刷厂、美术印刷厂、北京印刷技术研究所等企、事业单 位下放给北京市。在北京、上海两直辖市分别成立了出版局。

1958年“大跃进”期间,在城市的街道,或农村的人民公社办了一些小印刷厂、装订厂,以 后经过调整,淘汰了一些小厂,又合并了一些厂。这些印刷厂依其生产性质,有归轻工部门 的,也有归出版部门的。

为了加强对书刊印刷企业的管理,文化部于1963年10月29日成立中国印刷公司,它的任务除 了管理出版系统直属书刊印刷企业外,还肩负着对全国的书刊印刷企业业务指导、生产调度 、人员培训等项内容。

1966年开展的“文化大革命”,虽然把印制毛泽东著作放在压倒一切的位置,但在企业管理上却处于严重的无政府状态。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1978年国务院批准恢复中国印 刷公司。由于中央国家机关历次的调整和变动,书刊印刷工业先后归国家出版总署、文化部 、 国家出版局管理。1987年1月新闻出版署成立,中国印刷公司隶属于新闻出版署,书刊印刷 的管理体制就基本上定型了。

新闻出版署

中央级出版社

省、自治区、直辖市出版局(印刷公司)

中国印刷公司

地方轻工业厅(印刷公司)

解放军总部或军区

社属印刷厂

直属书刊印刷厂

直属书刊印刷厂

非出版系统书刊印刷厂

部队系统书刊印刷厂

2.几种不同的地方管理模式

虽然自五十年代初书刊印刷就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但到省、自治区、直辖市这一级 , 由于地方上印刷工业的具体情况、历史条件不尽相同,也就出现了几种不同的管理模式。

(1)北京市属书刊印刷管理模式。

北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因此印刷工业有一定基础;作为首都 ,中央国家机关直属印刷厂较多。1952年,有20个中央机关直属印刷厂移交给北京市政府管 理,成立北京永茂实业公司印刷总厂。以后永茂实业公司改为北京市第一地方工业局,所属 印刷厂经调整、合并,成为北京市印刷一、二、三、四厂。1956年,在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 义改造过程中,将数百家私营小印刷厂,有的改成公私合营印刷厂,有的并入国营印刷厂。

为了加强对印刷工业的领导,成立了北京市印刷工业公司,负责对市属印刷企业的管理。19 58年,原由文化部直接管理的北京新华印刷厂下放给北京市。1968年,在“文化大革命”运 动 中,撤销了北京市印刷公司,成立“北京市毛主席著作出版办公室”。1978年北京市出版办 公室改为北京市出版事业管理局。同年在出版局下又成立了北京市印刷工业公司,但不久便 又撤销了。

为了加强对北京市印刷工业的领导,中共北京市委和市政府决定将印刷工业作为一个独立的 工业部门,从出版系统划归工业系统,由北京市经济委员会按照工业管理体制进行管理。19 86年6月,北京市印刷工业总公司正式成立。总公司除对书刊印刷企业实行领导外,对区、 县 、乡镇印刷厂的业务也归口指导。将书刊印刷从出版系统划出来,同其他印刷一道统一归口 工业系统,成立印刷工业公司,这种管理模式是对传统的书刊印刷管理的大胆改革,在八十 年代这还是第一家。

(2)天津市书刊印刷工业管理模式。

天津市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城市,印刷工业也有一定基础。1952年天津市政府把各机关的 印刷所(厂)进行调整、合并,组建成地方国营印刷厂。1956年,在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 改造运动中,100多家私营印刷厂实行公私合营,又进行合并,成立46个公私合营印刷厂。为了加强对印刷工业的领导,成立了天津市印刷制品工业公司,统一管理下属的2家国营印 刷厂和46家公私合营印刷厂。

1958年对印刷企业又进行调整、合并,组成22个印刷厂。其中规模大一些的14个厂归属天津 市文化局领导,其他8家纸盒及零件印刷厂或交给轻工业所属公司,或下放到区里。印刷制 品工业公司改为天津市出版印刷发行公司,归属文化局管理。1961年天津市文化局从各厂抽 调部分设备和人员组建了天津人民出版社印刷厂和天津美术出版社印刷厂,其余工厂交给天 津市一轻局。1976年,天津市政府成立了印刷工业管理局,把原来归属出版系统的书刊印刷 厂及归属轻工系统的包装装潢印刷厂统一归口到印刷工业管理局,这是当代中国印刷工业管 理上的一个新的创举。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整个工业实行的是上下对口的系统管理,19 79年天津市成立出版局以后,印刷工业管理局所属的书刊印刷厂归口到出版局,其他印刷厂 则归口到一轻局装潢工业公司,印刷工业管理局随之撤销。

(3)上海市书刊印刷工业管理模式。

上海市是中国最早的印刷工业基地,早在三十年代,上海的印刷工业就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相 当 的水平。1950年,按照出版总署关于新华书店实行专业化分工的决定,在上海设立了新华印 刷厂华东区管理局。之后,华东军政委员会的新闻出版局设立了印刷事业管理处,根据中央 政府颁布的《管理书刊出版业印刷业发行业暂行条例》,对所有公、私营印刷厂核发营业证 ,对书刊印刷工业实行统一管理。1955年1月成立了上海市印刷工业公司,统一管理市属印 刷企业。1956年,在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上海私营印刷厂全部实行公私 合营。由于上海印刷企业较多,1956年将原上海印刷工业公司一分为二,第一印刷公司主管 书刊印刷,由上海市出版局领导;第二印刷公司主管零件印刷、纸盒及商标印刷、文化用品 印刷,由上海市轻工业局和手工业局及区工业局领导。

1961年上海市出版局决定将所属出版社的出版、校对业务划归印刷公司统一管理,成立上海 出版印刷公司。“文化大革命”期间,上海出版印刷公司又划归上海市轻工业局领导,改名 上海印刷工业公司。1977年3月上海市出版局又恢复对出版印刷公司的领导。

除了北京、天津、上海以外,其他省、自治区由于书刊印刷企业数量不多,一般由当地出版 行政部门直接管理。

从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在整个书刊印刷企业队伍中,出版系统所属书刊印刷厂大约占46% ,中央级出版社所属印刷 厂大约占15%,其他的书刊印刷厂有轻工业系统,有部队的,有报社印刷厂等。这些书刊印 刷厂虽然不归出版系统,但同中国印刷公司仍然保持业务联系,接受它的业务指导。

二、书刊印刷工价管理

1.书刊印刷工价实行“保本微利”原则

自从五十年代初新华书店实行专业化分工,书刊印刷实行企业化管理以后,对书刊印刷企业 的 要求是:印刷为出版服务。由于书刊的出版是文化事业,所以把书刊印刷自然也看作是文化 产业,经营原则是“保本微利”,实行低工价,借以降低书刊的售价。

1951年1月1日出版总署新华印刷厂总管理处就发布了北京地区的书刊印刷工价单。同年2月 ,上海市铅印业同业公会筹备会也发布了书刊印刷工价表。各省、自治区参照这些工价单( 表)也相应地制订了本地区的书刊印刷工价。从五十年代直到七十年代,各地的工价虽有过 部分 调整,但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七十年代后期,由于印刷原材料费用有较大幅度上涨,使 得 印刷成本也相应增加,中国印刷公司会同北京市印刷公司在对市场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原 来执行的印刷工价作了修订,于1977年12月将修订后的新工价表报送国家出版局和北京市物 价委员会审批,1978年1月开始实行。新工价比原工价平均上调了13%,在新工价修订过程中 ,注意利用工价这个经济杠杆,从价格上重点提高了书刊印刷装订的价格。

八十年代开始,出版事业发展迅猛,图书品种逐年增加,然而每个品种的印数却在减少,即 “ 短版活”日益增多。同时印刷原材料的价格还在继续上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印刷公司会同 北京市印刷工业公司于1984年又一次调整了书刊印刷工价,提高上版费,使之在短版活上更 多地照顾到印刷厂的利益。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正在经历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书刊印刷企业 也 不例外,由过去单纯的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企业的发展能力,职工的福利待遇,在很 大程度上同企业的经营状况相关。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前提下,争取多盈利,提高企业自我发 展的能力,已成为书刊印刷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2.出版、印刷、发行三者利益分配比例悬殊

出版社、书刊印刷厂及书店都直接参与图书的生产和流通,这些部门投入图书的物化劳动都 包含在图书的价值之中。由于长期以来在书刊印刷企业实行的是微利原则,对书刊印刷企业 的要求是印刷为出版服务。所以作为商品的图书,体现在它的价格利益的分配上,出版、印 刷、发行三者比例不够平衡。例如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在1987年11月20日写给国家 经委印刷技术装备协调小组及新闻出版署的《关于要求调整书刊印刷工价的报告》(以下简 称《 报告》)里列举国内一些地区出版、印刷、发行三者利益分配比例过于悬殊的实例。“新闻 出版署系统有的出版社年人均创利高达7万元,而北京新华印刷厂年人均创利只有3400多元 ;上海地区出版部门年创利人均18750元,发行部门人均8500元,而印刷厂年人均创利只有3 400元”此外像吉林、四川、湖北等地,也都与上述地区相似,“各省情况大同小异”。《 报告》认为:“当然印刷与出版是两个性质不同的环节,可比性不强,但从印刷投入的固定 资产、资金、人力大大高于出版这一点来说,二者的分配比例绝不应该如此悬殊。至于发行 高于印刷就更不合理了。”

上海市出版局从1988年起,对书刊的排版、铅印、平印、装订等工价适当上调。新工价比原 工价提高的幅度,排版提高20%,铅印、平印(书刊)提高25%,骑马订提高40%,平订提高30% ,书刊零件装订提高50%。东北三省允许书刊印刷厂工价上调15~20%。北京、安徽、山东、 福建及其他地方,也采取一些措施,尽量让利于印刷厂。有鉴于此,《报告》“建议由新闻 出版署和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联合尽快起草一‘印刷工价上浮20%~30%调整方案’ ,供有关领导机关研究、批准实行。”

3.放开印刷工价

自八十年代以来乡镇印刷业的异军突起;九十年代以来电脑排版、轻印刷的蓬勃发展,这对 大型 书刊印刷厂来说,缓解过去“排字难”、“装订难”本是一件好事,但当压力缓解之后,出 现在印刷面前的是更加激烈的竞争局面。大型书刊印刷厂由过去“吃不了”,渐渐感觉有些 “吃不饱”。

长期以来的书刊印刷工价,它既是书刊印刷企业实行“保本微利”原则的一种表现,也多 少体现出计划经济下管理企业的一种手段。当九十年代印刷顾主们可以在众多的印刷厂面前 “货 比三家”,自由选择的局面出现以后,统一印刷工价的作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机制下,已显 得无能为力了。它既不能在书刊印刷行业内起到企业的自律作用,也体现不出国营书刊印刷 厂印刷产品质量好,优质优价的经济规律。在这种情况下,放开印刷工价已经是势所必然。1992年6月,上海市率先放开书刊印刷工价,解决了几十年以来书刊印刷工价不能随行就市 ,优质优价的问题。此后其它城市也随之放开工价。

三、书刊印刷品质管理

值得中国人骄傲的是,华夏先祖不仅创造了汉字,发明了印刷术,还有着一部源远流长的写 书、读书、藏书的辉煌历史。“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借助这个阶梯,在很长的历史时 期,中华民族在科技、文化、农业、医药等方面,居世界上领先地位。中国人素有爱书、读 书的良好风尚,诚所谓“博览群书见多识广,兼采百家耳聪目明”。长期的历史熏陶,使图 书印刷工作者,把图书的印刷品质看作是企业管理的一件大事,“出好书,印好书”一直 是书刊出版印刷工作者刻意追求的目标。

1.为提高书刊印刷产品品质而奋斗

五十年代初期,出版总署安排各地新华印刷厂大量印制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毛泽东著作 。为了加强品质管理,在各新华印刷厂之间还进行过印刷品质的评比。由于当时印刷行业发 展 较快,企业的管理尚缺乏经验,工人的技术水平还不高,因此摆在企业管理面前的重要议题 是尽快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以期达到提高书刊印刷的品质水平。19 53年,出版总署印刷管理局召开全国新华印刷厂厂长会议,讨论的重点议题就是“为提高书 刊印刷产品品质而奋斗”。

1956年,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组织全国书刊印刷厂开展厂际竞赛,评比优质产品。北京、 上海等地印刷公司也在本系统书刊印刷厂之间组织同类产品的评比、展览或创优质产品的 劳动竞赛。由于上上下下提高了书刊印刷品质意识,反映在这一时期的重点印刷产品如 :《毛泽东选集》、《鲁迅全集》、《中国画册》、《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工学士、博 士 藏画集》、《上海博物馆藏画》、《宋人画册》、《故宫博物馆藏花鸟画》、《两宋名画册 》等的制版、印刷、装订品质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上述几个产品还获得了1959年民主德 国莱比锡书展的奖牌。

1958年,在北京召开全国报纸、书刊印刷工作会议,如何进一步提高印刷品质也是会议的 一 项重要内容。1958年和1959年两次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印刷技术革新经验交流会,展出的展品 ,除了技术革新成果以外,还有不少优质印刷产品,实际上也是印刷品质的评比。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把企业行之有效的生产管理规章制度都给看作是“管、卡、 压”而予以废除,使品质处于放任状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生产又恢复正常。1979年国家出版局在太原召开全国书刊印刷工 作会议,提出三年内要把书刊印刷品质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的要求。1980年6月,国家出 版 局在北京召开全国书刊印刷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会议,进一步提高书刊印刷品质仍 然是会议重点讨论的问题之一。

2.八十年代历次书刊印刷品质评比

1981年12月,中国印刷公司与中国印刷技术协会联合在北京举办了全国书刊印刷品质评比 展 览,接着又召开了全国书刊印刷品质评比表彰大会,全国共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的221家印刷厂参加,共有展品3080件,其中书刊2220种,画册图片860种。评比结果有14个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12种产品被评为优质产品,其中图书143种,画册图片69种(彩图19- 8)。

0737.gif (40730 bytes)

彩图19- 8

这是全国性的第一次书刊印刷品质评比。这次评比之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大协 作区每隔一定时间也组织类似的品质评比。

1984年6月17日,中国印刷公司和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在北京联合召开第二次书刊印刷品质 评比会议,送评的产品共有2252种,其中文字书刊1514种,画册画刊738种。评比结果有2 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28种产品被评为优质产品。优质产品数占全国送评产品总数19% ,其中文字书刊238种,画册画刊190种。这次参加评比的地区有所增加,除送评的种数有所 减少以外,评出优质产品 数量同1981年第一次品质评比都有较大提高,表明举办这样的评比活动,在全国书刊印 刷企业已产生了积极结果。

在以后的1987年至1993年又继续进行了4次全国书刊印刷品质评比。总的看,送评的地 区范围逐次扩大,送评产品的工厂逐次增多,优质产品占送评产品的百分比也越来越高。这 6次全国性的品质评比情况如表19-10所示。

对这6次书刊印刷品质评比用一句话概括,这就是:亦喜亦忧,喜忧参半。从评出的优 质产品占送评产品总件数的百分比逐年增高来看,反映出印刷技术水平在逐步提高,这是可 喜;但从全国书刊印刷企业来看,由于一些企业的品质管理不严,品质意识不强,职工技 术 素质不高等原因,书刊印刷品质总体水平是不高的,一般书刊印刷产品的合格率呈下降 趋势,这也令人担忧。如果说前两次的品质评比,对企业加强品质管理,提高品质确 实 起到了促进作用的话,后来的评比越来越不能反映印刷品质的实际水平了。其一,送评的 工厂 大多是各地书刊印刷骨干企业,他们只是全国书刊印刷定点企业中一小部分,多数企业没有 优质产品;其二,送评的产品是由工厂精心挑选的,不是从书店货架上随机取样。因此这些 送评样品反映不出一般印刷产品的真实情况。

表19-10全国书刊印刷优质产品评选概况

次序

时 间

地点

送评产品总件数

评出优质产品件数

优质产品件数占送评总件数百分比(%)

优质产品总件数

其中文字书刊件数

其中画册画刊件数

1

1981.12

北京

3080

212

143

69

6.9

2

1984.6

北京

2252

428

238

190

19.0

3

1987.4

上海

 

622

319

303

 

4

1989.8

北京

4083

1655

730

925

40.5

5

1990.5

武汉

2523

1229

628

601

48.7

6

1991.5

沈阳

3879

2292

1176

1116

59.1

1991年8月3日,中国印刷公司邀请部分印刷专家前往北京市王府井新华书店(中国最大一家 书店)抽查了上架的全国30个省、市出版的各类图书100种,其中文字图书95种,画册5种 。经专家评审后认为接近优质产品的有8种,合格产品有76种,不合格产品有16种。这次专 家评审的结果,比较能反映出当时书刊印刷品质问题严重的真实状况。特别是占全国图 书印刷总量三分之一的中小学课本,印刷质量问题更多,社会意见反映强烈。由于评选优质 产品的作法还存在一些弊病,已不能适应品质管理的形势,国家已决定停止这种作法。

3.书刊印刷品质的监督和管理

为了对书刊印刷品质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新闻出版署于1992年9月20日至24日在西 安召开全国书刊印刷品质座谈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各地印刷品质监 督检测单位、中国印刷公司、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等36个单位 派代表参加会议。会议讨论了《书刊印刷产品品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会议认为应该把 过 去的“评优”改为“治劣”,改“送评”为“抽查”,停止“评优”升级。会后印发了《书 刊印刷品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到1993年底,全国已有北京、河北、山西、辽宁、上 海、江苏、湖北、湖南、四川、陕西、甘肃等省、直辖市成立了印刷品质检测站。设在 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的新闻出版署印刷品质监督检测中心,起草了《新闻出版署书 刊印刷优质产品条件(试行)》,并于1993年先后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0多个企业200多 名检测人员进行了培训。这是提高书刊印刷品质管理方面的一个重要举措。

四、印刷行业标准化管理

1.建立印刷标准化技术管理机构

工业生产的标准化,是现代化工业同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由于现代的印刷工业 是从手工作坊式的小规模经营走过来的,所以印刷工业的标准化起步较晚。“文化大革命” 前,印刷管理部门没有设置印刷标准化的管理机构,甚至也没有专职或兼职的管理人员。

从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与印刷有关的国家标准只颁布3项:即1959年由轻工业部、第一机 械工 业部和文化部共同制订的GB147-59《印刷、书写及绘图用原纸尺寸》,GB148-59《印刷、书 写及绘图用纸幅面尺寸》。另外一项是文化部于1965年制订的GB788-65《图书杂志开本及其 幅面尺寸》。

在五十年代以前,虽然铅活字铸造已实现了机械化,但各种型号的铅字其字身宽度、字身高 度 都不统一。文化部出版局曾于1958年制订过《关于活字及字模规格化的决定(草案)》,但并 没有被认真执行。在印刷行业对技术标准的制订及标准化管理还缺乏紧迫感,这在一定程度 上也反映出当时中国印刷技术的标准化水平及印刷生产管理的科学化水平都较低。

1978年,成立了国家标准总局,并参加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根据专业分工,国家 出版局负责印刷行业的标准化管理工作,并于1978年在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设立了标准 化研究室,作为印刷标准化技术管理归口单位。中国印刷标准化技术研究室以观察员(O成员 )的身份,参加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印刷技术委员会,简称是ISO/TC-130。1982年8月,中国印 刷科学技术研究所标准化研究室划归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科教处,至此,中国印刷标准化 管理工作有了归口主管部门。

1991年1月,经国家技术监督局(它的前身即国家标准局)和新闻出版署批准,成立了全国印 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它是新闻出版署印刷标准化工作的执行机构。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 员会秘书处是它的常设机构,设在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内。它汇集了中国印刷行业及同 印刷相关的行业如机械、电子出版、媒体及电子行业的专家学者。

2.印刷标准化的管理工作

由于中国印刷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较为薄弱,一旦建立起标准化机构以后,需要做的 工作很多。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首先对《印刷行业标准体系表》进行修订,本着基础标准 、急需标准优先制订的原则,先后制订、修订了30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印刷技术 术语》、《书刊印刷品质评价和分级方法》、《校对符号及其用法》等。

除了制订国内标准以外,还要加强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联系,使中国印刷标准逐步向 国际标准靠拢。1991年中国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后,国际标准化组织印刷技术委 员会第六届全体会议上,宣布中国由“O”成员转为“P”成员(O成员仅是观察员;P成员为 有表决权的积极成员)。这就为中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工作更好地参与国际上印刷标准的制订 和将国际标准介绍到中国,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您现在的位置·目录 -当代篇 - 第十九章 - 第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