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目录 - 当代篇 - 第十九章 - 第四节

 

第四节 书刊印刷的产能

书刊印刷工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书刊印刷生产力的发展,由于中国原有的工业基础就很 薄弱,东部和西部印刷能力差异较大,加之1966年开始“文化大革命”的10年内乱,对书刊 印刷的冲击,使得书刊印刷排、印、装的不平衡,地区之间出版与印刷产能的不平衡,成为 常期困扰书刊印刷的一大难题。纵观中国40多年来书刊印刷工业发展的历程,大体可以分成 以下几个阶段:1恢复时期;2发展时期;3“文化大革命”的10年内乱时期;4改革开放 以后书刊印刷工业由计划经济向社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时期。上述这4个时期,只是依据每个 时期的不同特徵来划分的。不同时期的变化,首先表现在量上的变化,而在两个不同时期之 间的量变,一般是不十分明显的。只有这种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两个不同时期的特 徵才能明显表现出来。正因为如此,不同时期阶段时间的划分,只是比较而言,并不是严格 界定的。

一、恢复和发展时期的印刷生产力

在中国,书刊印刷一向被认为是为书刊出版服务的加工工业。自出版总署成立以后,书 刊的出版完 全掌握在政府手里,为书刊服务的印刷业的发展,自然也是在政府领导下进行的。当时的中 国 印刷业,一是集中在上海、天津、北京等几个东部沿海大城市;二是除了少数几家国营印刷 厂以外,绝大多数是私营印刷厂;三是这些私营印刷厂一般设备简陋,生产单一,生产力较 小。

1950年10月28日出版总署发布《关于国营书刊出版印刷发行企业分工专业化与调整公私关 系的决定》,在这里,所谓“调整公私关系”则是针对国营出版业与私营印刷业之间的关 系而 言。书刊印刷企业是加工企业,它的活件只能来自出版社,而出版社完全是国营的。在国营 出版社、国营印刷厂及私营印刷厂之间,既要保证国营出版社出版任务的完成,又要兼顾 国营和私营书刊印刷厂的利益,是出版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由于五十年代初国营书刊印刷 厂 生产力还不足以承担全部书刊印刷任务,如何发挥私营书刊印刷厂的生产能力,就显得十分 重要。一方面使国营印刷生产力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也要让私营印刷厂有活干,使 得私营印刷厂的工人不致失业。出版总署提出,公私“统筹兼顾、分工合作”的方针,为私 营印刷业逐步走向计划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为以后国营印刷业的发展,私营印刷业的改 造指明了方向。

五十年代初,国家还处于经济恢复时期,在政府的扶持下,上海等几个大城市书刊印刷生产 力 很快就恢复起来,但书刊出版的数量并没有很快增加,以致书刊印刷生产力一时过剩,有些 印刷厂开工不足,到1953年,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限制书刊印刷生产力盲目发展。这年10 月24日,出版总署发出《防止盲目发展书刊印刷生产力办法》的通知。规定国营或地方国营 报纸印刷厂与书刊印刷厂,增购对开以上印刷机,须报当地出版行政机关审核。

书刊印刷生产力的过剩,只是局部暂时现象。1953年11月30日出版总署制订《关于中央级出 版 社出版物扩大分区造货的原则规定》。要求印数在5万、10万册以上的图书,不必集中在一 地印造,应分区造货。这样使各个地方的印刷生产力都尽可能地发挥作用。

经过3年的恢复,从1953年开始,国家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同年12月,出 版总署制订全国书 刊印刷业五年发展计划。在1952年11月27日出版总署颁布《实行出版计划初步办法》,明确 规定,出版计划核准后,由出版行政机关调度书刊印刷生产力。所以书刊印刷厂的建设,印 刷生产力的调度,都是由出版行政部门统筹规划,全面安排的。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期间,有两个大的运动对印刷工业影响较大。一是从1954年到1956年 ,对私营印刷业实行公私合营;二是1958年的“大跃进”。1956年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以及 行业内的调整、合并,部分工厂向内地迁移,内地新建书刊印刷厂等等,都使书刊印刷生产 力得到迅速发展,印刷品质也有了明显提高。1959年,中国参加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莱比锡 国 际书籍艺术博览会,其中《楚词集注》、《五体清文鉴》、《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总统苏加诺 工学士博士藏画集》、《永乐宫壁画》以及《上海博物馆藏画》等,获书籍装帧金质奖章; 《梁祝故事说唱集》获排字印刷银质奖章;《中国货币史》、《杨柳青年画集》获书籍装帧 银质奖。在这届博览会上,中国共获得金质奖章10枚,银质奖章9枚,铜质奖章5枚。这表明 ,中国书刊印刷业,经过10年的努力,不仅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地区的分布基本适应了出 版事业发展的需要,而且在产品品质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些产品的排、印、装品质 已达到了当时的国际水平。

表19-4经济恢复和建设时期书刊印刷生产统计表

年份\项目

1949

1952

1957

1962

1965

职工人数(人)

3925

14324

29135

36989

42894

工业总产值(万元)

556

4755

16538

20316

30733

排版产量(万字)

12192

48976

219448

217239

307021

铅印产量(万令)

13

82

256

269

472

平印产量(万色令)

7

39

197

349

444

装订产量(万令)

11

54

225

284

507

注:本表数字摘自《中国印刷年鉴》1981版。

但是1958年的“大跃进”使书刊印刷工业处于严重困难的境地。“大跃进”使农业连续几年 减产,直接影响到造纸工业的生产。没有纸张,书刊印刷就成了“无米之炊”。经过“大跃 进”的折腾,直到1962年书刊印刷的产量,才恢复到1957年的水平。

1960年国家还处于“大跃进”以后的经济困难时期。由于纸张短缺,不少报纸、杂志停刊, 出书数量锐减。但为了支持教育事业,文化部就中小学课本在各省、直辖市就地印制,发出 《为 实现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课本都能就地印制请及早安排书刊印刷生产力发展的通知》。记得 那时书刊印刷用的纸张,纸面粗糙不平,厚薄不匀,颜色发黄。按照今天的质量标准,这种 纸是根本不能用于印刷的,可是在那个时候,就连这种纸也是难得的。可以想像,当时书刊 印刷生产是多么的困难。

从1962年到1965年,印刷工业又进入正常快速发展的道路。现将1949年到1965年,书刊 印刷生产力发展的统计数字列表19-4。

二、地区书刊印刷的产能

书刊印刷不像一般社会零件印刷,文字少,幅面小,散页多,而是印量大,还要印装成册; 不仅排版、印刷、装订工序要齐全,三个工序的生产力还要协调、平衡。这样看来,书刊印 刷的技术比一般零件印刷技术要复杂,建设的规模也大一些。所以说在五十年代以前中国的 书刊印刷在内地及边远省区比较薄弱,这是主要原因。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8年)开始,政府出版行政部门在书刊印刷生产力的发展上 ,比较注意解决地区之间印刷生产力不平衡的问题。一方面将上海、天津、北京等沿海大城 市 部分印刷生产力迁移到内地,另一方面把投资建新厂的重点放在内地和边远省区。特别是在 东北及内地几个大城市,像长春、沈阳、武汉、重庆、西安,建立一定规模的书刊印刷生产 基地,有的是在原来基础上扩大规模;有的完全是建设新厂。经10多年的调整和建设,到六 十年代中期,内地一些省、自治区书刊印刷力量过于薄弱的状况已初步改变。1966年文化部 布 置当年出版《毛泽东选集》1-4卷简体字横排普及本1000万部(每部4册),在北京排版复制纸 型,分发到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连同人民出版社在北京印刷,共26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同时印刷,同时出版发行。除青海、宁夏、西藏这3个省、自治区由北京、上海印 制供应外,其余各省都是在短时间内根据本省需要量,在本省按时完成印刷任务的。这同过 去内地有些省连小学课本都得到上海采购相比,确实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书刊印刷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历经10年,直到1976年才终结,这是当代中国历史 上空前的10年灾难。这10年,不仅文化事业倍受摧残,连印刷业也同遭厄运。在“文化大革 命”期间,除了出版毛泽东著作、《红旗》杂志外,其他书刊几乎都停止出版,文化部和许 多出版社被撤消,人员被遣散。工厂虽然没有关闭,但原来的厂长大多被打成“走资本主义 道路的当权派”,让他们“靠边站”。原来管理工厂的各种规章制度,统统被说成是对工人 实行“管、卡、压”,而遭废除。在这种情况下,工厂里生产系统被打乱,出现了操作无规 程、质量无标准、产量无定额、生产无计划的无政府状态。以北京市印刷三厂为例,“文化 大革命”前,这个厂1965年上交利润110.76万元。而“文化大革命”期间,生产单一,开工 不 足,利润额急剧下降。1967年利润总额为38.7万元,只相当于1965年的35%。最低的1968年 ,全年利润总额只有4.8万元,仅是1965年的4.3%。

由于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盲目印制毛泽东著作,其他书刊很少印制,而印制毛泽东著作 ,只需在一地排版,多次打制纸型,分送各地印制,大多印刷厂没有多少排字任务,因而 只 注意提高印刷生产力,而忽视了相应地提高排字生产力,书刊印刷畸形发展,以致造成在“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印刷生产力中排版与印刷不平衡的矛盾,长期难以解决。

表19-5“文化大革命”时期及前后书刊印刷生产力统计表

年份\项目

1965

1970

1975

1976

1977

职工人数(人)

42894

60475

67034

96440

72698

工业总产值(万元)

30733

27589

49204

45154

55356

排版产量(万字)

307021

118224

248432

233885

285535

铅印产量(万令)

472

411

786

702

883

平印产量(万色令)

444

446

791

711

860

装订产量(万令)

507

424

777

713

880

表19-5的数字表明,“文化大革命”10年中,书刊 印刷生产力的发展是畸形的。1977年书刊印刷职工人数是1965年的1.69倍,铅印是1.9倍, 平印是1.94倍,装订是1.74倍,只有排版生产量不但没有增长,反而有所下降,1977年的排 版产量只是1965年产量的93%。

四、排印装产能的调度与协调

经过五十年代初期的经济恢复,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8年)的经济建设,到1966年,中 国 东部沿海及中西部边远省、自治区,不仅都有了自己的书刊印刷能力,而且在书刊印刷工业 的建设中,照顾到既要使当地书刊印刷的产能同当地经济、文化出版的需要相适应,又要在 当地书刊印刷工业建设中使排版、印刷、装订生产力相协调。

从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10年内乱,给书刊印刷生产力造成了严重的比例失衡。10 年中印刷的年产量上升了,排字的年产量反而下降了。“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特别是19 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文化大革命”“左”的错误,确定把工作 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中国的经济、文化事业又重新走向正常发展的道 路,恢复和新建的出版社纷纷挂牌,新办的刊物像雨后春笋一样大量涌现。“文化大革命” 中被扭曲变形的书刊印刷工业,面对这一新形势,排、印、装生产力不平衡的矛盾,地区书 刊印 刷生产力同出版形势不相适应的矛盾,一下子都暴露出来了。这些矛盾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 方面:

1.排版力量严重不足

“文化大革命”前有出版社87家,其中中央级出版社38家,地方出版社49家。“文化大革命 ”开始后,经撤销、归并,到1971年初,全国出版社仅剩53家,其中中央级出版社20家,地 方出版社33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78年,全国出版社达到105家,1980年就猛增 到1 92家、1982年达到200家。1980年全国有期刊2191种,1981年上升到2801种,1982年又增至3 100 种。面对图书和期刊出版数量的骤然猛增,排字产能严重滞后的矛盾日益明显地成为制约书 刊 印刷工业发展的瓶颈,阻碍着书刊出版事业的发展。那时,书刊排版主要还是铅活字排 版 ,照相排字还远未普及。一本书稿发到印刷厂,往往要花一年多时间排队等待,图书印制周 期太长,成为当时出版与印刷之间的突出矛盾。

2.装订与印刷不协调

图书装订过去一向以手工操作为主。“文化大革命”中大量印制毛泽东著作,因为这些书印 量比较大,为适应大印量图书的装订,所以比较重视图书装订机械化、联动化的发展。“文 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图书品种成倍、几十倍 增加,然而每一个品种的印量却相对减少了,绝大多数是“短版活”。而印刷量少的“短版 活”是不适合使用装订联动线的。采用半机械、半手工的装订生产方式是显然不适应大量印 刷生产力的发展的。书刊的装订也成了书刊印刷中一个薄弱环节。

3.出版与印刷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书刊印刷一向被看作是为出版事业服务的。面对迅猛增长的书刊出版势 头,而这些出版社和期刊半数左右都集中在北京,因此出版与印刷的矛盾在北京反映得尤为 突出。1980年,全国有192家出版社,其中101家在北京;全国有2000多种期刊,其中800多 种在北京。北京这些出版社出书的种数占全国的45%;北京出版的书刊排字数占全国书刊排 字数的40%;北京出版书刊用纸占全国用纸的28%。这么大量的书刊都集中在北京印刷,北京 的书刊印刷生产力无论如何是难以承担的。

早在1963年文化部就成立了中国印刷公司,它的任务之一就是规划发展全国书刊印刷生产力 ,在全国范围内调度书刊印刷任务。面对北京地区书刊印制周期太长,书刊印刷厂压力太 大 的状况,中国印刷公司每年都要召开一次书刊印刷生产调度会议,把北京地区部分书刊印刷 任务拿到其他省、市去印制,从而缓解了北京地区书刊印刷的压力。

上述的矛盾和困难,直到八十年代后期,随着电脑排版逐渐取代铅字排版,使排 字 力量迅速提高,排版同印刷的矛盾也就逐步得到解决。特别是乡镇印刷、装订企业的发展, 不但完全改变了印装不平衡,出版与印刷生产力不平衡的局面,甚至出现了书刊印刷生产力 发展的速度大于书刊出版速度的情况。

由于书刊印刷生产力一时过剩,于是出现了盲目生产、无序竞争的状况。为了提高书刊印刷 品质制止非法印刷活动,促使书刊印刷业健康发展,新闻出版署在1990年发布《关于实施 书刊 印刷定点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书刊印刷厂实行审核定点制度。《通知》规定,凡排、 印、装工序齐备,年排字量2000万字以上,印刷4万令以上,书刊印刷产品产量占企业总产 量50%以上的印刷厂才可申请为国家级书刊印刷定点企业。“全国书刊印刷定点企业拟控制 在500家以内”。同时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出版行政部门,根据上述精神,确定本地 区省 级书刊印刷定点企业名单。在此以前,中国的书刊印刷企业大约在180家左右。实行定点管 理以后,书刊印刷企业数猛增超过千家。据《中国印刷年鉴》1991-1992年统计数字,全国 书刊印刷厂共有1088家。其中国家定点厂349家,省级定点厂739家。

下面4张表给出了从1949年到1995年全国书刊年排字(1988年以后包括电脑排字)、铅印书 刊(1988年以后包括平印书刊)、平印和装订的产量(表19-6至表19-9)。

表19-6 1949-1995年全国出版系统书刊印刷厂排版产量统计表

表19-7 1949-1995年全国出版系统书刊印刷厂铅印产量统计表

表19-8 1949-1995年全国出版系统书刊印刷厂平印产量统计表

表19-9 1949-1995年全国出版系统书刊印刷厂装订产量统计表

 

您现在的位置·目录 - 当代篇 - 第十九章 - 第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