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目录 - 当代篇 - 第十九章 - 第一节

 

第十九章 当代的书刊印刷

印刷术是图文复制技术,因而印刷术也是以图文复制为特徵的传播社会文化的技术。当人类 的社会文明进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在人们对社会文化需求的驱使下,社会生产就会分工产 生以图文复制为业的社会印刷业。

社会文化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因而需要复制的图文也是多种多样的。秦汉时期用于服饰的 丝绸印染是印刷术的应用;隋唐以后的雕版印书更是印刷术的发展;当代的钞票是印刷品; 商 品包装装潢也是印刷品。但是在社会文化产品中,图书等出版物一直被认为是社会文化传承 的 最重要的物质载体,所以图书、刊物、报纸等出版物印刷,自然在印刷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当代的书刊出版印刷,在当代的印刷业中,也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第一节 书刊印刷业的复苏和发展

进入本世纪以后,传统的雕刻木版印刷随着西方传来的铅、石印刷术的发展,逐渐衰落下 去。而取而代之的铅、石印刷术首先在东部沿海几个大城市如上海、广州、天津等慢慢传播 开 来。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为代表的印刷厂,主要从事书刊印刷。到本世纪三十年代,上 海 的书刊印刷业曾出现过一段繁荣景象,上海也就成为当时中国出版印刷的中心。但好景不长 ,在日本侵华战争的硝烟弥漫下,中国的出版印刷业遭受摧残,衰败不振。中国当代的书刊 印刷业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一、书刊印刷的特点

人们习惯把印刷分成书刊印刷、报纸印刷、包装装潢印刷、证券印刷等,这样区别固然是针 对这些印刷品有着不同的使用功能,但是不同的印刷品也确实反映了这些印刷的不同特点。那么,书刊印刷有哪些特点呢?

1.书刊印刷在印刷业中居主导地位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的经济还比较落后,又由于人们的商品经济观念比较淡薄,所以在印刷 品中 除了书刊、报纸以外,其他的像包装印刷、工业品印刷等,在整个印刷业中,占的比重很小 , 相比之下,书刊印刷的生产能力,在整个印刷业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一般的书刊印刷厂,规 模 小的300-500人;中等规模的500-1000人;大型书刊印刷厂,在1000人以上。像北京新华印 刷厂,1959年底,职工总数已达3000多人。中国科学院印刷厂,1984年底,职工总数达11 04人,年生产能力:排字20583万字(其中外文占四分之一),铅印印刷10.6万令,平版印刷3 .1万色令,书刊装订9.8万令。在五十至七十年代,书刊印刷(不含报纸印刷),在整个印刷 业的产能中,大约占70%左右。

2.书刊印刷以文字书页印刷为主

尽管各种图书、刊物,封面内容各不相同,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1以文字为主;2以册 页形式组成版面。

汉语汉字同西方拼音文字比较,是很有特色的。拼音文字只有几十个字母,而通用汉字在70 00字左右。因此,对于使用汉字的中国书刊印刷来说,文字排版,是一项十分繁杂的工艺技 术。一般的书刊印刷厂,都要设置一定规模的排字车间。内设化铅、铸字、拣字、排版、 校 对、打纸型、浇铅版等工序。对于印刷数量比较大的书刊,除了做成铅版以外,为了提高铅 版的耐印力,还往往在铅版上再电镀一层铁或铜。从原稿进入排字车间,到做出印刷版要经 过10多道工序。在八十年代之前,一般的书刊印刷,都还采用活字排版铅印印刷。由于活字 排 版工艺繁杂,劳动强度大,再加之铅又污染环境,有碍工人健康等原因,长期以来,不少书 刊印刷业内人士一直在寻求用新的文字排版方法,代替落后的铅活字排版。这一努力终于有 了结果,自八十年代开始,书刊印刷中的铅字排版“热排”逐渐被电脑排版“冷排”所取代 。

一般来说,书刊是由许多图文兼容的印刷册页顺序叠合装订而成,加之书刊印刷的数量都比 较大,所以从十九世纪中叶到本世纪八十年代,书刊印刷大都使用对开以上较大机型的平台 铅印 机和轮转铅印机。印刷的任务仅仅是把图文从印版转印到纸张上,还需把印张按照页码顺序 折叠 成书帖,再将多幅书帖按页码顺序配叠起来,装订、包封面、裁切最后才成书刊。从这里可 以看到 ,书刊印刷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书刊印刷的全过程是由文字排版、印刷和装订三个大工序 组成的。文字排版属印前处理;书刊装订又称印后加工。由于图文排版和书刊装订这两大工 序,手工操作体力劳动占有较大比重,所以这两大工序的从业人员往往要占到书刊印刷全 部人员的三分之二以上。其他印刷,如包装印刷、商业文教印刷、证券印刷等,在中间印刷 工序上,与书刊印刷都差不多,但在印前处理和印后加工方面,相比之下,区别就很明显了 。

3.书刊印刷具有明显的加工生产性质

人们往往把书刊看作是精神产品,这并无争论。因为作用于人们思想意识的是书刊的图文内 容,也就是书刊内涵的精神。但精神这个东西,是不能超越时间、空间而长期保存的。要想 精神长存,就得首先把精神用语言、文字或图画表达出来,其次把文字或图画复制在一种物 体上,使这种物体成为这个精神产品的物质载体。确切地说,书刊就是图文精神产品的物 质 载体。那么,书刊印刷,就是加工生产这种物质载体的工业。在欧美,一般把印刷业列为制 造业 ,这有它一定道理。因为印刷产品确实是经过印刷厂的生产而制造出来的。但是在中国,人 们则是把书刊印刷看作是加工业。为什么? 你看:书刊是出版物,因此,书刊的内容不是由 书刊印刷厂定的,而是由出版社(或其他书刊出版部门)决定的。就是书刊版式设计,封面设 计 ,在大多数情况下,印刷用的纸张和装帧材料,也都是由这些部门提供的。印刷厂的任务仅 仅是按照这些出版部门的设计要求,来完成加工生产。书刊印刷的这一特点,就在一定程度 上决定了书刊印刷厂与出版部门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有些大的出版社,为了书刊印刷加 工的方便,还成立了自已直属印刷厂。工厂的厂长是由出版社任命的;出版社的书刊加工印 刷任务,则由这个印刷厂承担。印刷厂实际上是出版社的附属机构。如果说在过去计划经济 体制下,印刷厂与出版社之间的这种隶属关系还能维系印刷厂的生存的话,九十年代,在由 计 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在维系印刷厂与出版社之间的纽带已经松弛的情况下,许多 书刊印刷厂迫不得已走向市场自寻出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暂时遇到困难,也是难免的。

二、书刊印刷的复苏

书刊是文化产品,书刊印刷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经济文化的状况。中国自三十年 代 后期,至四十年代末期,由于受战争的影响,经济萎缩,文化不振,印刷业也受其影响,处 于冷落凋敝状态中。

上海一直是中国书刊印刷业比较集中的大城市,据1951年上海印刷业同业公会统计,从事书 刊印刷的工厂,铅印业76户,3100人;平印业147户,3380人;书刊装订业130户,3640人。这 些工厂一般仅十几人到几十人,规模不大,设备简陋,生产能力很小,年产量铅印仅20万令 左右 ,还不如现在一个大型书刊印刷厂的年产量。据不完全统计,1949年全国书刊印刷的产量还 不到50万令。拿这个产量同当时中国4亿多人口相比,可见当时的书刊印刷业是多么的薄 弱。

中国书刊印刷业就是在这样落后、薄弱的起点上开始复苏的。

1949年,在中央政府设出版总署,负责管理出版、印刷、发 行方面的工作。出版总署于1950年10月28日,发布了《关于国营书刊出版印刷发行企业分工 专业化与调整公私关系的决定》。根据决定的精神,将原来集编、印、发于一体的国营新华 书店,一分为三,分别成立了人民出版社、新华印刷厂总管理处、新华书店总店。从此中国 书刊印刷,不管是国营的还是公私合营的书刊印刷厂,统统纳入了由出版总署归口管理的自 上 而下的书刊印刷管理系统。1954年出版总署撤消,全国的出版业务改由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 局管理。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也相应建立出版局,管理出版、印刷、发行等业务。

进入五十年代以后,社会日趋稳定,开办教育事业,学生需要课本,当务之急是尽快使书刊印刷厂恢复生产。当时就全国范围来说,私营书刊印刷厂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大多规模又过小。政府一方面给他们安排书刊印刷任务,一方面把过于分散、生产量小的小厂进行合并或公私合营,使大家都有活干。

1951年4月,全国新华印刷厂举行第一次工作会议,书刊印刷厂恢复到304家。厂家的绝对数 字 可能缩小了,但工厂的生产能力却相对扩大了,共拥有铅印机777台(注:对开机两台算一台 )。其中12家国营新华印刷厂拥有铅印机128台,占全国铅印机总数的16.5%(表19-1)。

表19-11951年4月全国各大区书刊印刷铅印机统计表

地区

全张米力机*(台)

对开米力机 *(台)

全张平台机(台)

对开平台机(台)

书刊印刷厂(家)

华北

32

3

34

251

88

华东

61

17

83

217

96

中南

1

 

17

115

22

东北

12

3

48

167

63

西南

3

 

4

136

30

西北

3

4

1

43

5

合计

112

27

187

929

304

*后称二回转印刷机

到1952年,全国出版系统直属书刊印刷厂年铅印生产量已达82万令。这个数字不包括非出版 系统的书刊印刷生产量在内,如果把这些厂的书刊印刷生产量也包括进去,估计年生产能力 会超过100万令。1981年《中国印刷年鉴》,中国印刷技术协会编,印刷工业出版社 1981年版。

三、书刊印刷企业的建设

由于书刊印刷事业在文化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国家把出版印刷事业放在十分 重要的位置上,在出版总署领导下,书刊印刷企业的建设大体分以下五个方面。

1.各省陆续建立新华印刷厂

自1950年12月出版总署成立新华印刷厂总管理处以后,在北京、上海及其他地方陆续建立了 新华印刷厂,隶属出版总署或所在省、自治区的出版局。从此,在出版系统新建或改建的书 刊印刷厂,大多称××新华印刷厂。

1951年召开新华印刷厂第一届工作会议时,全国有12家国营新华印刷厂,它们分布在北京、 上海、天津、长春、沈阳、汉口、西安、重庆等地。当时这12家国营印刷厂拥有对开以上铅 印机128台(对开机两台折一台计算,占全国书刊铅印机的17%。其中北京、上海、长春三家 技术力量比较强)。

北京新华印刷厂的前身是正中书局,1949年2月军管会接管后,以华北新华书店印刷厂为主 体,又招回了该厂原有的大部份职工,还收编了独立出版社和几家 生产合作社小印刷厂。五十年代初期,先后又有平原日报印刷厂、察哈尔日报印刷厂和天津 新 华印刷厂等并入该厂,使这个厂的人员和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到1959年底,职工总数已达30 00多人(彩图19-1)。

0711.gif (42831 bytes)

彩图19-1

上海新华印刷厂是在1949年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新闻出版处接管的世界书局印刷厂基础上 ,先后并入正中书局印刷厂、国民出版社印刷厂、中国印书馆、新中国报印刷厂等成立的 。五十年代初期,又有华东美术印刷厂等公私合营印刷厂与该厂合并。到1980年,该厂职工达 1100余人。

长春新华印刷厂,前身是东北日报印刷厂,1948年由佳木斯迁到长春,其地址的前身是日伪 时期长春最大印刷厂,厂房、设备条件在东北是最好的。五十年代初期,长春同北京、上海 共 称三大书刊印刷基地。1980年有职工1600多人,全厂设排字、铅印、装订、平印、平印轮 转 、机电、造纸7个车间,每年可生产40万令左右书刊产品,是吉林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书刊 印刷厂。

重庆新华印刷厂,1950年在正中书局、中国文化服务社等机构基础上,同大公报等印刷厂合 并、组建成西南新华印刷厂。1952年又与西南财政部印刷厂等30多个小印刷厂合并,1953年 更名为西南新华印刷厂重庆厂,1954年改为现名。该厂1980年有职工1332人,年生产能力: 排字4800多万字,铅印34万令,平印20万色令,装订37万令。

湖北省新华印刷厂,原名汉口新华印刷厂,1953年又由中南新华印刷厂、长江第一、第二印 刷厂、中国人民银行中南区行印刷厂等合并而成。1956年改用现名(彩图19-2)。1980年该厂 有职工160 0多人,年生产能力:排字3672万字,铅印40.8万令,平印17.5万色令,装订37.1万令。

0711b.gif (48449 bytes)

彩图19-2

江苏新华印刷厂是在1953年由苏北日报、苏南日报、苏南新华印刷厂合并后建立的。建厂初 期只有100多人,1958年后又有上海公私合营的协会、至大、元丽印刷厂,和上海艺联照相 制版厂等先后迁到南京,并入该厂。到1980年,有职工700多人,年排字4650万字,铅印28 万令,平印19800色令。

云南新华印刷厂的前身是由4家国营印刷厂于1956年合并而成的云南人民印刷厂。1973年改 现名。1980年有职工1229人,年排字5667万字,铅印19万令,平印22万色令,装订21万令。为 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事业,该厂还承担着傣族、景颇族、僳僳族、拉祜族和佤族等少数 民族文字的书刊印刷任务。

在内地及边远省、少数民族自治区,由于原有的印刷工业基础较弱,大多采取由沿海城市内 迁扩建的办法,帮助该地区建立起新华印刷厂。为了帮助兄弟省、自治区发展书刊印刷工业 ,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多次调技术工人到这些地区,有的还将工厂整建制地迁往该区。从五 十年代开始,内蒙古、广西、青海、云南、黑龙江等省、自治区,都陆续建立起以书刊印刷 为主的新华印刷厂。

为了发展西藏的书刊印刷工业,1970年在各方的大力支援下,西藏自治区在拉萨市北郊也建 立了西藏新华印刷厂。

至此,每个省、自治区都有新华印刷厂,少则一家,多则几家。遍布全国各地的新华印刷 厂,在全国书刊印刷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中国出版系统中书刊印刷的主力。

2.对私营印刷厂实行公私合营

五十年代初,除了上述12家国营新华印刷厂以外,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里还分散 着众多的私营印刷厂。据1951年上海市印刷业同业公会统计,私营印刷厂共计2877家,从业 人 员28800人,其中私方人员5185人,占总人数的18%。这就是说,平均一厂从业人员不过10人 左右,其中将近2人是私方人员。

1952年8月,出版总署颁布《管理书刊出版业、印刷业、发行业暂行条例》,对私营印刷厂 核发营 业许可证,并对私营企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政策。像上海商务印书馆印刷厂、中华书局 印刷厂 、北京的京华印书局等专业书刊印刷厂,虽然是私营印刷厂,但是它们都具有一定的生产规 模。特别是上海商务印书馆印刷厂和中华书局印刷厂,在开创中国近代印刷技术,发展民族 印刷工业上,有着辉煌的业绩,享有很高的声誉。对这样的书刊印刷厂,采取公私合营,保 持原有特色和名称,国家注入资金,扶持它继续发展。

从1954年开始,对于规模过小的专业厂,组织他们合并,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健全生产流 程,然后实行公私合营。到1956年,经过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全国的私 营印刷厂,除了一部分并入国营印刷厂以外,全部实行公私合营。这些厂除一部分成为书刊 印刷的专业厂外,其它厂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以后发展成为包装或商业印刷企业,承接社 会上其他印件的印刷任务。

3.支援内地,合理布局

中国近代印刷工业首先是在东部几个沿海大城市发展起来的。在这些大城市里印刷厂相对比 较集中,而在中西部和边远省区,印刷生产力量却比较薄弱。据1955年统计,沿海少数城市 占有全张铅印机65%,对开铅印机45%,而在内地许多省没有相当的书刊印刷能力,连一些小 学 课本都要到北京、上海去采购。经过几年恢复和发展,上海的印刷力量有些过剩,政府不得 不 采取措施,限制书刊印刷力量的发展。为了改变中国印刷工业东重西轻的不合理布局,为了 支援中西部地区,使这些地区的书刊印刷尽快地发展起来,1953年以后出版总署有步骤地在 东北、中南、西南、西北几个大区建立印刷发行基地。首先是在经济文化比较发达,交通方 便,又靠近纸张产地的长春、沈阳、西安、重庆、汉口等地建立设备比较齐全的书刊印刷厂 ,加上已具有相当印刷生产能力的上海、北京、天津,这样各大行政区都有了自己的书刊印 刷基地。

1954年出版总署撤消后,文化部继续贯彻促使印刷力合理分布的方针,在统一规划下,将上 海、天津、北京大城市一些印刷厂的设备和部分人员迁往内地,加强江西、广西、云南、 贵州、青海、黑龙江、内蒙古、宁夏、新疆、西藏等地印刷力量(彩图19-3)。

0713.gif (37438 bytes)

彩图19-3

五十年代初,上海的公私合营华东美术印刷厂、私营国光、华文等印刷厂,以及铸字、清排 、 铜锌版、珂罗版等小规模的专业厂,分别迁往北京、四川、陕西、湖北、河南、江西、广西 等省、自治区、直辖市。1956年,以上海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艺文书局印刷厂等6单位 合并组成中科艺文联合印刷厂后,以它为主体于1957年迁往北京,组成以排印科技图书、刊 物为 专长的中国科学院印刷厂。1956年,将较早公私合营的上海大东印刷厂迁往广西,改组成为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印刷厂。

宁夏地区原来的印刷工业基础比较薄弱,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后,从北京、上海、天 津几个大城市的印刷企业调去管理人员,并将上海的厚生平印厂、天津一个印刷生产合作社 迁往银川,组成了宁夏日报印刷厂,1968年改为宁夏新华印刷厂。

1958年8月4日,文化部召开全国报纸、书刊印刷工作会议,制订全国书刊印刷的发展规划 ,提 出要在县以上地区建立书刊印刷生产网。在这种形势下,上海向内地迁移印刷生产力的规模 达到了高潮。据统计,从1953年到1960年,上海向内地22个省、自治区(包括新疆 、 西藏地区),调去技术工人约2000人,迁出铅印对开机91台,全张及二回转机48台,铅印生 产力约60万令,平印对开机125台,全张机5台,平印生产力约90万色令。这些约占上海原有 生产力的二分之一左右。此举一方面缓解了上海印刷生产力过剩的矛盾,更重要的是初步改 善了东西部印刷力量不平衡状况,推动了西部印刷业的迅速发展。

1968年,又以成建制的方式,将上海市印刷五厂和上海字模二厂以及大众印刷厂的部分职工 调往湖北筹建六癜三厂和六癜五厂。

北京在当时虽不像上海那样,有雄厚的印刷生产能力支援内地,但在人力的支援上,也做出 了一定努力。1958年从北京新华印刷厂抽调了部分管理人员,帮助河南筹建河南第一新华印 刷厂。宁夏、黑龙江等地筹建新华印刷厂时,北京也曾调往人员,支援建厂。

经过近20年的建设,到七十年代初期,基本改变了原来印刷工业布局上的东重西轻的不均衡 局 面,1970年西藏新华印刷厂建成投产,至此,中西部地区各省、自治区,基本上都具有一定 的书刊印刷能力。

4.支持非出版系统书刊印刷工业的发展

当代中国的书刊出版事业要求有一支相应的书刊印刷工业作为它的支柱产业。因此出版事业 的主管部门当然很重视书刊印刷工业的发展,并形成了以新华印刷厂为主体的全国各省出 版系统的书刊印刷体系。但是出版系统印刷力量的增长,还是跟不上书刊出版事业发展的速 度。

表19-2图书出版、印刷增长情况表

年份

一般书籍印数(亿册)

课本印数( 亿册)

图片印数(亿册)

1950

1.21

1.54

1957

4.61

6.07

2.07

1965

10.06

8.6

3.05

解决书刊出版与书刊印刷发展不平衡的矛盾,除了继续发展出版系统的书刊印刷力量之外 ,还应支持非出版系统的书刊印刷力量的发展。直到八十年代,全国书刊印刷厂不过180家 左 右,而真正属于出版系统的还不足80家。然而中国的印刷工厂遍布全国各地各行各业,七十 年代末大约 有1万1千多家。这就是说,在整个印刷企业中,占绝大多数的印刷厂,属于非出版系统。据 中 国印刷公司1989年统计,在这180家印刷厂中属轻工和报社的规模较大的书刊印刷厂有65家 ,充 分发挥这些非出版系统印刷厂的生产能力,让他们承担一部分书刊印刷的生产任务,不仅使 这些厂有比较稳定的业务来源,也缓解了出版系统书刊印刷厂的压力。这65家印刷厂有职工 4.0108万人,年生产能力为:书刊排字14.379亿字,书刊印刷(包括平印印刷)290.9万令, 平印印刷410.7万对开色令,装订290.1万令,占全国书刊印刷能力的六分之一。在这方面作 的比 较好的是湖北省。在湖北省直属出版系统的书刊印刷厂只有湖北省新华印刷厂一家,可是湖 北省承担书刊印刷任务的印刷厂有10多家,绝大部分的书刊印刷任务是由非出版系统的印刷 厂承担的。

这些非出版系统印刷厂,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都具有一定的排字、铅印生产能力,他们在 完成本部门(系统)印刷任务以外,还为书刊印刷作出了贡献。

在非出版系统书刊印刷中,还有一支重要力量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所属部队印刷厂。在北京 、沈阳、南京、广州、武汉、成都、兰州等城市,都有相当规模,设备先进的军队的书刊印 刷厂。他们除了承担军队内部的印刷任务以外,也承担一定数量的书刊印刷任务。1989年, 全 军26家书刊印刷厂,共有职工1.2347万人,年生产能力为:铅字排版近12.4662亿字,照相 排版近6.349亿字,铅印印刷201.271万令,平印印刷253.903万对开色令,装订近190.05万 令。部队的书刊印刷生产力占全国书刊印刷生产力的五分之一左右,是中国书刊印刷工业中 一支重要力量。

5.出版社建立印刷厂

几十年的实践证明,书刊印刷生产力的发展速度,总是滞后于书刊出版事业的发展速度。为 了 缓解书刊印刷与出版的矛盾,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下,在书刊印刷的建设上,就形成了“谁用 、谁建、谁有、谁管”的管理体制。按照上述的管理体制,谁要办出版社,谁就得自己想办 法解决书刊 印刷问题,或者自找印刷厂承印,或者自办印刷厂。在这种情况下,不少规模较大一些的出 版社,自己办起了书刊印刷厂。

中国现行的出版社,按照其隶属关系,大体分三类:1隶属中央各部门的为中央级出 版社, 如隶属铁道部的是铁道出版社;属中国科学院的是科学出版社等等;2隶属各省、自 治区、 直辖市一级的出版社是地方出版社,如北京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等;3有些大学 也自办出版社,如北京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 版社等。在上述三类出版社中,地方出版社一般规模较小,用本地的书刊印刷厂就行了,不 用自己办印刷厂。大学一般都有自己的印刷厂。

在五十年代中期,随着经济、文化建设,国务院各部委相继建立了专业出版社,同时也建立 了 一批专业性强、各具特色的书刊印刷厂,如机械工业出版社印刷厂,冶金工业出版社印刷厂 ,人民卫生出版社印刷厂,农业出版社印刷厂等。人们称这一类印刷厂为中央一级出版社印 刷厂(彩图19-4、19-5)。现将部分中央一级出版社印刷厂简介如表19-3。

0715.gif (43284 bytes)

0715b.gif (33862 bytes)

彩图19-4、19-5

表19-3 中央一级出版社印刷厂情况简介

 

您现在的位置·目录 - 当代篇 第十九章 - 第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