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第十八章 当代社会印刷发展概况 源远流长的中华印刷史,上下数千年。如果以时间作为坐标系来观察它的演进,变化速度最快的莫过于本世纪中期以来的后半世纪了。半个世纪同数千年时光相比,只不过是历史的一瞬,在这短短的历史“瞬间”,中国(包括台湾、香港)的印刷业获得了长足的进展,这就是《中华印刷通史·当代篇》所要概括的内容。 人们往往把一个国家印刷工业的整体水平看作是同它的经济、文化综合水平相关的,反映它 的经济、文化水平的一个标志。这有一定道理。经济和文化原本是两个不同的社会范畴,而 社会的发展正在促使着这两者水乳交融的结合。大家知道,文化属于精神范畴,它的传播在 很大程度上还有赖于物质载体——印刷品,而这些印刷品大多是经济流通领域的商品。而作 为经济流通领域里商品的包装装潢,则愈来愈显示出它的文化含量,包装装潢印刷正在成为 印 刷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育方面说,中小学生用的课本,要占到印刷产量的三分之一 以上。印刷工业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一定的社会文化是社会的综合反映 ,而印刷工业的整体水平恰恰又是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综合反映。 现代社会生产的一个显着特点,是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但不同专业甚至是不同门类科学技 术之间的渗透和相互依赖的关系却越来越强烈。人们在把其他领域里的科学技术融合到印刷 技术中来,改变了传统的印刷技术面貌的同时,也把印刷技术移植到其他工业生产领域中去 。现代科学技术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自七十年代以来,印刷技术由原来的手工加机 械 化,走向了与激光技术、电子电脑技术、高分子化工技术、精密机械技术等多种现代科学 技术相结合,成为当代社会中最具活力的图文资讯处理传播技术领域里一门综合应用技术。 印刷技术和印刷工业尽管二者之间有联系,但是两个不同意义的概念。传统的印刷工业是指 应用印刷技术和工业化生产手段,生产出印刷品的一个工业门类。像报刊图书印刷、包装商 标印刷、文化用品及商业印刷、有价证券印刷等都可看作是印刷工业的范畴。显然,印刷工 业是社会经济领域里生产制造业的一个分支。 就印刷技术而言,印刷术是指将原稿的图文资讯通过印版或其他方式转移到承印物的工艺技 术。人们常说的“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指的就是印刷技术。既然用了“发明”,就说 明印刷术是自然科学技术,而不是社会科学的行为。它不仅是印刷工业最重要的生产技术, 在其他工业生产领域里,凡是有用到原稿图文传递、复制、转印的地方,都有印刷术的用武 之地。例如网版印刷技术用到花布印染上,就是纺织印染工业的一部分;用到贴花纸印刷上 ,就是陶瓷工业的重要组成;用到制做电路板上,就是电子工业的印刷电路板技术等等。贯 穿《中华印刷通史》的一条主线,是中国印刷术的孕育、萌芽、成长、发展的全过程,到当 代社会,印刷术的应用已大大超出了印刷工业的范围,在印染工业、陶瓷工业、电子工业、 建材工业等其他工业生产中都有应用。既然是印刷术的发展史,应该尽量概括印刷技术应用 的诸多方面。然而,也由于印刷技术的应用范围太广了,在当代印刷工业的管理上又过于分 散,缺乏完整的资料和系统的统计数据,作者纵然有心,囿于能力有限,难以照顾到方方面 面,在“工业印刷”一章,只能就它的技术沿革简述概况,缺乏必要的数据资料,就显得苍 白,令人遗憾。 可以说三百六十行,行行都离不开印刷,小到部门内部的文书打印,大到建设专业印刷厂。出版系统有书刊印刷厂;新闻宣传系统有报纸印刷厂;轻工、外贸系统有包装装潢印刷厂; 银行系统有钞票印刷厂;铁路系统有专印火车票的印刷厂;测绘系统有地图印刷厂;纺织系 统有花布印染厂等。面对印刷技术应用在社会的各个系统,而且又高度分散的实际状况,在 印刷工业的管理上自然就形成了“谁用、谁建、谁有、谁管”的“四谁”管理体制。在五十 年代印刷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的情况下,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发展印刷工业,调动大家的积极 性,总比调动一家的积极性好。这在五十至六十年代,对于印刷工业的发展,确实起到了一 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长期分散管理,印刷工业与印刷装备器材工业缺乏协调,没有把印刷工 业的发展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甚至没有把印刷作为工业看待,到八十年代初,印刷工业长期 积累的问题愈来愈明显地暴露出来。国务院于1983年6月6日发布的《关于加强出 版工作的决定》里有一段话:“举世公认,印刷事业的落后,不但表明一个国家文化教育的 落后,而且表明经济发展的落后。现在我国的印刷事业,比一些发展中国家落后得很多。比 我国整个经济发展也落后得多。”书刊印刷业的落后主要表现在“书刊印刷管理不善、设备 陈旧、技术极端落后,生产能力不足。”包装装潢印刷也存在着同样的设备陈旧,技术落后 的状况。在此以前,国家领导人曾批评包装装潢印刷是“一等产品,二等包装,三等价格” 。八十年代初,中国的报纸印刷还普遍使用着铅排铅印。 平心而论,八十年代初同四十年代末相比,印刷工业取得的成就还是很大的,问题是印刷工 业的发展速度,不仅落后于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速度,也落后于国民经济、文化教育事 业的发展速度。同别人相比,前进的步伐慢了,就是落后。 为了加速发展中国的印刷工业及与印刷相关的设备制造、器材生产工业,迅速改变中国印刷 工业的落后面貌,1982年,由国家经济委员会牵头,会同文化、机械、电子、轻工、化工等 部门,成立了印刷技术装备协调小组。1983年国家设立了印刷技术改造专项拨款。1985年12 月又成立了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在各方面的协同努力下,经过第六、第七、第八 三个五年计划(1980年至1995年)的发展,到1997年,中国印刷装备的供应能力已可满足一般 印刷企业的需要。纸张、油墨、制版材料的产量和品质有了大幅度提高。书刊、报纸印刷 、包装装潢印刷的生产能力和品质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关于中国印刷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问题,长期以来始终是印刷界同仁多次议论而又未能很好 解决的一个话题。1982年,国家经委印刷技术装备协调小组成立以后,就想着手推动中国印 刷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1983年5月,国家经委委托文化部出版局组成调查组,以国家经委 名义,就中国印刷工业的管理体制如何改革,作一次全面的调查。本篇作者当时是这个调查 组成员之一。从1983年5月至同年11月,历时半年,调查组先后在北京、天津、上海、西安 、成都 、重庆、武汉等城市,召集书刊印刷、报纸印刷、包装装潢印刷、印刷科研、教育、印刷物 资供应及业务主管部门各方面人士开座谈会,听取大家对印刷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在 以下三个方面大家的意见基本上是一致的。这就是:1印刷是工业化生产,应该按 照工业企 业的管理办法管理印刷企业;2印刷管理过于分散,不利于印刷工业的发展,建议在 国务院 下属设立一个机构,对全国印刷工业实行归口管理(企业原有的隶属关系不变);3有 关印刷 的设备生产、物资供应、人员教育等共同性的事项,全国应实行统一计划管理。在1983年全 国的印刷工业虽然已有相当的规模,然而所有企业都分散在各个不同的系统和部门。包装装 潢印刷企业最多分散在轻工业部门,但在轻工部门当时还尚未形成完善的自上而下的管理系 统。相比较而言,在出版部门的书刊印刷,不仅规模较大,且已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管理系统 。调查组归纳了各方面的意见,从上述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的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是:成立中 国印刷工业总公司,归口管理全国印刷工业(企业原有的隶属关系不变)。总公司可以考虑挂 靠 在文化部;有关印刷物资及人员教育等印刷工业企业的共性事项,由总公司统一归口管理。由于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管理观念根深蒂固,新的改革方案一时还难以接 受。文化部也缺乏管理工业的经验。在有关方面的反对下,调查组提出的这个管理体制改革 方案实际上被否定了。 纵观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印刷工业发展的历程,大致把它分为四个阶段。四十年代末到1956 年全国范围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公私合营为第一阶段。1957年到1965年为第 二阶段。1966年至1976年为第三阶段。1977年以后为第四阶段。 第一阶段。自近代以来,中国印刷工业的分布偏重于东部沿海几个大城市,中西部和内地城 市印刷基础较弱。1949年,沿海少数城市拥有的全张铅印机占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对 开铅印机近二分之一。除12家国营新华印刷厂以外,绝大多数印刷厂是私营厂。社会安定以 后,随着文化教育事业的振兴,印刷业很快就兴隆起来。不过由于当时的书刊出版事业尚处 于起步阶段,书刊出版数量的增长还不是很快,到1953年,像上海市有些私营印刷厂就出现 了开工不足的现象。书刊印刷生产力暂时有些过剩,以致出版总署不得不采取措施,限制书 刊印刷生产力过快增长。1956年,随着全国范围内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的开展 ,私营印刷厂或者合并成为公私合营印刷厂,或者并入国营印刷厂。 国家从1953年开始实施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了配合中西部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 ,改变中国印刷工业分布上东重西轻的不均衡局面,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有计划地将上 海、天津等几个大城市的少数印刷厂迁往内地,并以它为骨干在内地建设新印刷厂。在第一 阶段,前3年是恢复性的发展,1953年以后的工厂内迁,内地新建印刷厂,1956年的实现公 私合营,工厂合并,则是生产规模的发展和地区上的合理分布。 第二阶段。经过公私合营和小厂合并以后,报纸印刷厂、书刊印刷厂、包装装潢印刷厂生产 能力都有较大提高,制版、印刷、装订及印后加工都配套成龙。这就为以后印刷厂的建设追 求“大而全”和“小而全”,提供了参照模式。1958年和1959年文化部在上海两次召开“印 刷技术革新成果经验交流会”,充分反映了这几年印刷技术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由于当时国 家在印刷技术装备方面制造能力还十分有限,所以这些技术革新成果绝大部分属于工艺方法 上的小改小革。1960年前后,国家处于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纸张及其他印刷原材料供应量 及品质都大幅度下降,除了保障学生用课本供应外,其他印刷品像报纸、期刊、图书等出 版 物的印刷数量都大力压缩,印刷业的发展也放慢了前进的步伐。1963年以后,随着国民经济 形势的好转,文化、教育事业再度繁荣,印刷工业又步入了健康发展的道路,直到1966 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为止。第二阶段有成就,也有挫折。概括地说,是个“马鞍形”,两头高 ,中间低。 第三阶段。1966年开展的“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当代社会经历的一场政治大劫难。在这场 浩劫中,一切正确的东西都被说成是错误的,文化教育首当其冲。生产陷于无政府状态。但 是 把印制毛泽东著作,印刷毛主席画像放在压倒一切的地位。即使把所有可以印书、印画的印 刷机器都开动起来,也难以完成数量钜大的印刷任务。在这种情形下,加速发展印刷机器的 制造能力,就成了当务之急。这就导致了为加速印刷技术改造而制订的印刷机械“28项重点 新产品研制计划”的实施。经过几年的努力,扩建、新建了一批印刷机械制造厂,研制生产 出了一些印刷机械新产品,使中国印刷机械的自给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这期间印刷 机械制造工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当时发展的重点在印刷机器方面,而忽视了排字和装订及 印后加工机械设备的研制和提高,以致“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很长时期内,书刊印刷生产 中出现的排字、印刷、装订三个环节生产能力不平衡的局面难以扭转。在发展印刷机械的制 造方面,比较注意了书刊印刷机械生产能力的提高,而对包装装潢印刷和其他印刷机械的问 题就关注不够。总之,“文化大革命”的10年,印刷机械制造能力确实有了很大提高,但是 这种发展是不平衡的,有倚重也有偏轻。 第四阶段。1976年一举粉碎了“四人帮”,中国大地上才结束了10年磨难。特别是1978年中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以后,中国的印刷业像其他行业一样,又走上了健康发展之 路。第四阶段已经20年过去了,这是当代中国稳定时期最长,发展速度最快,取得成就最大 的历史时期。20年来印刷技术改造,印刷工业的发展取得了以下一些重大成就: ——用电脑排版取代传统的铅活字排版,完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由“热排”向“ 冷排”的转变。这是排版技术划时代的转变,它结束了几百年的“铅与火”的时代,而迈进 到“光与电”的新时代。 ——用电子扫描分色过网取代传统的照相分色过网,不但大大提高了分色过网的品质,也 缩短了制版周期。 ——用平版间接印刷报纸、书刊,取代铅印报纸、书刊,使印刷品质和印刷速度有了进一 步提高。 ——印刷技术水平的提高,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有力地促进了包装装潢 印刷业的发展。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全国包装装潢印刷的产值首次超过书刊印刷的产值。 ——网版印刷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网印技术的提高,应用范围的广泛,都是前所未有的。网印由过去平、凸、凹传统印刷以外的特种印刷,而挤身为平、凸、凹、孔四种常规印 刷之一。 如果说前三个阶段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进步,印刷工业的发展 主要侧重于生产能力的增加,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的话,第四个阶段则是在新技术革命浪潮的 带动下,电脑走进了印刷领域,使印刷技术获得了质的飞跃。特别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 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转变,使中国的经济、文化走向空前的繁荣,这就为印刷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 契机和广阔的发展领域。 事物的发展总是一分为二的。古人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印刷工业在 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令人忧虑的现象。自九十年代以来,一些大型书刊印刷厂面对着 纷 纷出现的众多激光照排厂家和乡镇印刷企业的竞争,生产经营愈来愈感困难。应该说,这些 印刷企业厂房设备在国内尚属上乘,规模也比较大,但设备的适应能力比较单一,偏重于书 刊印刷,在市场经济的机制下,正所谓“船大难调头”,出现暂时困难,也是难免的。 中国的台湾和香港,由于历史的原因,实行的是与大陆完全不同的社会制度,但是半个世纪 以来 ,经济的繁荣,文化教育事业的振兴,也同样带动了印刷业的飞速发展。台湾的印刷业取得 的成就,当然同它实行市场经济机制有关,但是印刷业同仁在人才教育上的远见卓识,以教 育为先导,为台湾印刷业的发展,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资源,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几十年以 来,台湾在印刷科技教育方面,逐步形成了在职人员的推广教育、以学校为主的职业教育 、 大学教育及研究所教育,这样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另外,台湾的资源条件虽然有限,但还 是适度地发展了印刷机械、造纸、制墨等印刷器材工业,为台湾印刷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较 为有利的物质条件。 香港的情况与台湾又有所不同。香港有着交通方便的地理位置,又有开放的国际商业城市的 优越贸易条件,这些都是它发展印刷工业的有利因素。香港的图书印刷业,以印刷品质好 , 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等几大优势,使它较早地发展成为世界四大印刷中心之一。香港的 印刷业,在亚洲仅次于日本,在国际市场上也是颇具竞争力的。 也许是因为香港的印刷业太偏重于商业化了,在印刷技术人才的教育上,特别是高级技术人 才的教育方面,与台湾相比,就慢了一步,这一点香港业内人士也已注意到了。 台湾、香港和澳门同是中国大家庭的成员,在《中华印刷通史·当代篇》里,本应全面记述 ,由于这方面见识太少,也缺乏资料,仅凭手头现有一些资料(是非常宝贵的资料),毕竟视 野狭小,挂一漏万,在所难免。 有关台湾、香港印刷业的发展,容后于第二十六章述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