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第二十五章 印刷设备和器材工业印刷设备和器材,包括各种印前、印刷、印后加工机器、器具、印刷用纸、油墨、制版感光 材料和版材,以及书刊装帧印后加工材料等。印刷设备和器材是发展印刷工业的物质基础, 没有自己完善有力的印刷设备和器材工业做支柱,就不可能建立起自己强大的印刷工业,这 就是历史给予人们的重要启示。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以后,随着西方文化的进入,近代的印刷工 业 在中国慢慢发展起来。西方人在中国办印刷,是受他们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利益驱动的;同 样,向中国推销西方国家生产的印刷设备及器材,也是符合他们的经济利益的。虽然也有不 少国人提倡发展自己民族的印刷机械及印刷器材工业,但是在经济上贫穷,科学技术上落后 的条件下,为了实现这个良好的愿望,中国人为此奋斗了一个多世纪,直到本世纪三四十年 代 ,才有了一点印刷机械修造业、低级的印刷用纸、油墨制造业。然而像制版感光材料、照相 制版机械、自动平印机等高级印刷设备和器材还是空白。 四十年代的中国虽然有一点印刷机械制造工业,但规模都很小,绝大多数为私营修造厂,生 产方式 相当落后,没有正规的新产品设计开发研究,也没有一定的主导产品。1949年,全 国印刷机械的年产量仅有47吨。后中央对印刷机械行业实行了"两条 腿 走路"的发展的方针,一是将一些规模过小、分散的私营厂家实行公私合营;二是建立大型 国营印刷机械骨干企业,为以后中国印刷机械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经过后来几次大的发 展,到九十年代,中国的印刷机械工业已经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有各类印刷机械 生产厂家400多家,其中机械工业部定点厂家有50多家。 1.1956年的公私合营 1956年是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进入高潮的一年。经过公私合营,厂家的数目虽然减少 了,但总的生产能力却是增加了。 1956年底,上海私营伟大机器厂、史永泰机器厂、精成机器厂、宝顺机器厂、和兴铸工厂等 私营工厂通过公私合营后合并成立公私合营中钢机器二厂。其中精成机器厂于1952年试制出 全国第一台LB401型四版宽卷筒纸报版轮转印刷机。 1956年5月,泉泰机器厂、新建机器厂、谢顺兴铁铺并入和丰涌工厂,更名为公私合营和丰 涌印刷机材料制造厂。工厂的主导产品"中华"牌铸字机产量和品质都不断提高。 上海建业义华机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实行公私合营后,更名为公私合营建业义华机器厂。该 厂从生产平台凹版印刷机、"鲁林机"发展到能生产DL104A型全张二回转凸版印刷机。1956 年还试制印刷业急需的KT-01型配页骑马订书机。 中国扬子机器厂于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全厂职工38人,从事修理和制造手给纸对开平印机 和对开切纸机、磨版机等。 万年机器厂于1956年公私合营,有职工28人,主要生产手摇电动铸字机。 谦信机器厂于1956年公私合营,有职工73人,金属切削机床45台,主要生产对开、四开铅印 机、切纸机、圆盘机、订书机。 瑞泰机器厂于1956年公私合营以后,又并入一些小厂,有职工59人,专门生产切纸机。 德昌机器厂于1956年公私合营以后,也并入了几家小厂,有职工54人,生产圆盘机、方箱机 。 除上海以外,其他城市也是如此。1956年3月在长春市私营新光铁工厂基础上由18家私营小 厂合并组成公私合营长春市新光印刷机械厂,从事铸字机、电动烫金机、切纸机的生产。 1956年12月,哈尔滨市从公私合营农具厂、汽车齿轮厂、合力铁工厂、水泵厂、松花江农业 机械厂等8家小厂抽调人员、设备,组建了公私合营哈尔滨市印刷机械修造厂,职工37人, 生产设备13台,主要修配和生产四开、对开铅印机。 2.建立国营印刷机械骨干企业 (1)上海人民机器厂。 1949年5月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收了国民政府中央印制厂,更名为上海人民印刷厂。国 民政府印制厂使用的基本上是进口设备,为了方便生产,印钞厂建有一定修造能力的印刷机 械维修部门。接管后,其机械维修部门与人民银行造币厂的机修部门合并成立上海人民印刷 厂铁工分厂,当时有职工63人,主要生产印刷机附件、配件,并维修印机。1954年上海人民 印刷厂铁工分厂与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熔炼工场合并成立国营六一四厂,铁工分厂原来机 器修造部分业务独立出来,称上海人民铁工厂。 1958年,上海人民铁工厂与1956年公私合营后成立的公私合营中钢机器二厂合并,改称国营 上海人民机器厂,隶属于上海市机电工业局通用机械公司。1961年11月国营上海红旗铸造厂 铁工车间并入上海人民机器厂,并被选定为上海人民机器厂的新厂址。当时有职工1064人。 (2)北京人民机器厂。 1952年北京市政府根据政务院《关于统一处理机关生产的决定》,将联华、公益、建国、谦 信、宏兴、振华、国都等22个铁工厂进行合并,命名为北京市人民机器厂总厂,隶属于北京 市公营企业公司。当时有职工874人,主要生产设备189台,生产过土建机械、造纸设备等, 也生产印刷机械。1953年9月,北京市将工厂移交给重工业部第一机械工业管理局领导,更 名为北京人民机器厂。1956年3月第一机械工业部批准将北京人民机器厂改建为印刷机械制 造专业厂,转产印刷机械。1957年国家投资在广渠门外新址建厂,1958年迁入新厂(彩图25- 1)。
到六十年代中期,除了几十家中小型印刷机械厂以外,在中国北方有北京人民机器厂,南方 有上海人民机器厂,形成了北、南两家印刷机械大型骨干企业。 3."文化大革命"前期印刷机械的发展 1966年开展的"文化大革命",把印制毛泽东著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几乎所有 书刊印刷厂都在印刷《毛泽东选集》,连县级印刷厂也在印刷《毛主席语录》,彩色平印则 主要 印刷毛主席画像。以当时全国的印刷生产能力,远不能完成这样的印制任务。1967年3月5~ 12日,由国家计委、第一机械工业部、纺织工业部和中央印制毛主席著作工作小组联合召开 有关省、直辖市厅(局)和工厂近70个单位参加的"增产印刷毛主席著作所需印刷机械紧急会 议 ",决定在国家原订计划生产印刷机械12000吨的基础上,增加生产7000吨。为此将六分之 一的印刷机械生产任务安排在纺织机械、矿山机械、通用机械和汽车制造厂来完成。 1968年2月26日至3月14日,国家计委、第一机械工业部等单位联合召开"毛主席著作印刷机 械规划会议",决定新建陕西印刷机械厂、四川(或中南)印刷机械厂(即后来的湖南印刷机 械厂)、咸阳铸字机械厂。另外还扩建山西太行印刷机械厂、甘肃平凉机械厂、新邵印刷机 械厂、四川宜宾市机械厂、重庆印刷机械厂和河南商丘印刷机械厂。计划这些工厂全部建成 后二三年内印刷机械年产量达20000吨,可基本缓和印刷机械的产需矛盾。 经过五六年时间,印刷机械企业就从30个发展到50个,职工人数从1965年的8014人,增加到 1975年的24077人。从1966年至1976年共生产印刷机械产 品62694台,总产量114049吨,相当于1949至1965年17年总产量25062吨的4.5倍。 "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当代历史上的一场政治灾难,它给社会的工农业生产、科学、文化、 教育事业带来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但是,对于中国印刷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来说,它确实也 起了促进作用。问题在于印刷工业是一个庞大的工业系统,而促使印刷机械工业发展动力的 ,不是来自印刷工业自身均衡发展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超大量印刷毛泽东著作生产的需要 。因此 着眼点主要集中在大量增产印刷机器,而忽略了铸字排版生产能力的配套发展。再一方面,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内乱,在发展印刷机械产品时,没有把国际上的先进技术作为参照对 象,生产的大多还是五六十年代的产品。当国际上已告别"铅与火",大量使用照相排字时 ,中国铅字排版能力还远远落后于印刷生产能力;当国际上已普遍采用平版印书时,中国还 在大量生产铅印机器。至于其他印刷器材,有的还是空白。 4.印刷机械"28项新产品"研制 印刷机械工业确实是发展了,但是中国的印刷工业还相当落后,这看起来是互相矛盾,但这 是事实。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经过调查研究于1973年12月10日向中央提出了"关于印刷技术改 造问题安排落实情况的报告",指出:多数图书、报纸、杂志及其他出版物的印刷量日益增 长,而印刷技术落后,印刷品质、印刷速度、出书时间都赶不上需要。主要问题是:排字制 版、平版制版和书刊装订这几个主要生产环节基本上还是手工操作,生产效率很低。图书的 生产周期要半年左右,科技书要七八个月,画册要一年,《人民画报》也要两个月。报告提 出应当下决心解决印刷技术落后问题,发展28种技术先进的印刷设备和器材。第一阶段,从 1974年到1975年,用来装备北京、上海两地的主要印刷厂,在主要生产环节上部分实现机械 化、自动化和联动化。1976至1980年为第二阶段,逐步在全国几个重点地区部分实现机械化 、自动化和联动化。 为了实现上述印刷技术改造任务,须对出版部门、第一机械工业部、燃化部和轻工业部等中 央部门所属34个企业采取必要措施进行技术改造,计划投资2800万元(包括外汇226万美元) ,统配部管设备500余台,为老企业技术改造扩大建筑面积55000多平方米。建议在陕西机械 学院设置印刷机械专业,第一机械工业部在北京成立印刷机械研究所。"28项新产品"研制 计划见表25-1。 这28项新产品试制任务,是针对当时印刷新设备、器材的缺口提出的,如能全部按期完成任 务,对于发展中国书刊报印刷工业来说,无疑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中国当时 正处在"文化大革命"的内乱时期,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能力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很大, 因此,28项新产品中多数一般机械产品都如期完成,而像电子分色机等技术较为复杂,自动 化程度较高的电子、光学产品等10项产品未能完成试制任务。虽然如此,28项新产品试制任 务所取得的成绩还是很大的,它为八十年代中国印刷工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一定物质基础 以上内容主要摘自机械工业部石化通用机械工业局编的《中国印刷机械工业发展史》。。 5.印刷技术装备协调小组的成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各项事业呈现出全 面发展的势头。而印刷工业相对落后的局面再一次暴露出来,不仅中国印刷技术同国际先进 水平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就是同国内其他工业相比,也有明显的不足。1982年7月7日胡 乔木指示:"非请机械、轻工、化工等部门大力协作攻关不可,此事希望中宣部和经委共同 牵头来解决。"8月26日中宣部和经委召集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开会专门研究印刷技术装备 发展问题,在中宣部和国家经济委员会的领导下组成了由文化部、机械部、电子部和轻工业 部等部委派人参加的印刷技术装备协调小组,范慕韩任组长。印刷技术装备协调小组的任务 是,负责组织协调印刷工业的发展。协调小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了发展印刷技术装 备"六五、"七五"规划,综观世界 印刷技术发展方向,考虑到中国的实际国情,提出了"照相排字、电子分色、高速胶印、装 订联动"16个字的发展方针 国家经委印刷技术装备协调小组写给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关于提请审批印刷技术 装备发展规划的报告》。。 "六五"规划期间,试制新产品78项,改造老产品49项,总投资4.22亿元。"七五"期间研 制新产品66项,总投资7.9亿元,包括17个重点印刷厂,21个印刷设备制造厂,8个造纸厂和 2个胶片厂。至1990年,主要产品要达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世界水平。 两个规划要求发展重大新产品22项,主要是:自动照相排字机、程控自动照相机、电子分色 机、自动拼版机、全张双面单色平印机、卷筒纸报版平印轮转机、卷筒纸书版平印轮转机、 卷筒纸薄凸版轮转印刷机、卷筒纸柔性版印刷机、程控单张纸多色平印机、骑马订联动机、 精装书加工联动机、平装书加工联动机、程控自动切纸机、包装装潢印刷联动机等。 到1990年底,"七五"规划也已顺利实现。经过"六五"、"七五"两个五年规划的实施, 中国已初步建成了门类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印刷机械行业。它能为平、凸、凹、孔常规印 刷及一些特种印刷提供制版、印刷、装订、装潢加工辅助设备及专用仪器等六大类设备。不 少设备已达到国际八十年代的先进水平。 印刷机械制造企业的归属以机械部为主,其他分散在出版印刷、轻工、电子及其他系统。据 1991年统计,列入国家统计年报的印刷机械制造厂有237家,职工6440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 员占5%左右。年销售收入12.34亿元,其中出口创汇0.88亿元,利税总额1.95亿元。在这237 家印刷机械厂中,归属机械工业部系统的有58家。形成了以北京人民机器总厂为核心的"北 人 集团"和上海人民机器总厂,北、南两大印刷机械企 业集团,到九十年代,又形成了华光和北大方正两大电子企业集团,中国印刷机械制造企业 为大型印刷厂提供设备成套率达85%以上,为中小型印刷厂提供设备成套率可超过95%。 6.印刷技术装备"八五"规划 1990年国务院机构调整,国家经委同国家计委合并,原经委所属印刷技术装备协调小组撤消 ,其业务由国务院重大装备办公室国家印刷专项领导小组接管。根据九十年代印刷技术装备 的 发展趋势,提出了发展印刷技术装备的"八五"规划。"八五"规划共安排重点46项,总投 资8.34亿元。以书刊、报纸、包装印刷为龙头,对机械、电子、轻工、化工等方面的印 刷设备和器材生产企业,按系统工程原理统筹安排。其中包括16个印刷厂,17个印刷设备厂 , 13个印刷器材厂的技术改造。经过"八五"技术改造后,出书周期将由135天缩至80~1 00天,排字能力将达到150亿字 年,电脑排版和平版印书的产量将占全部排字及印刷产量 的50%以上。 (1)电子排版系统。重点研究开发电脑排版及制版系统,新闻综合处理系统,数字式电子分色机、电子雕刻机、 高精度黑白图象扫描机、电子整页拼版系统。 (2)多色平印机系统。中国已能制造单张纸和卷筒纸多色平印机,但是质量和性能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不少差距 ,。还需在墨量自动调控 技术、套准自控技术、印品品质动态检测控制技术、不停机自动接纸技术等方面进一步研 究改进和提高。 (3)树脂版制版、印刷设备系统。重点发展版材生产工艺及配套制版设备,高精度 网纹辊制造技术、水溶性油墨及光固化油墨、印刷品质自动控制等技术。 (4)包装印刷及装订设备系统。 重点发展纸包装、制盒及印刷设备、大规格模切及烫金联动机;在完善提高平装及精装联 动线的基础上,开发出适应性强品质可靠的小型装订机、高速折页机;提高切纸机械 的自动化水平和安全可靠性。 (5)小平印机系统。为适应办公自动化印刷的需求,重点发展各种规格品种的小平印机及台式制版、折页、配 页、装订等小型成套设备。 经过"六五"、"七五"、"八五"几个五年计划的发展,中国印刷机械工业除了能 向国内印刷企业提供一般印刷设备以外,部分产品还销往东南亚国家和欧、美 等地。下表是北京海关1996年1~7月印刷机械产品出口统计。
经历了40多年漫长的道路,中国印刷机械制造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表25-2的数 字反映了印刷机械生产发展的情况。 表25-2 印刷机械品种产量生产发展情况表
印前设备大体分两个方面:一是文字排版设备;二是图像制版设备。有什么样的印刷设备, 就有什么样的印刷工艺技术,但是对印刷技术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影响最大的要数制版设 备的变化了。 1.文字排版设备 中国的方块汉字是从最具东方民族特色的方块象形文字发展过来的,是炎黄始祖为华夏儿女 遗留下来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但是浩繁的汉字确实也给印刷工 作者带来了不少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中国文字排版现代化的前进步伐。 五十年代初期,中国只有上海和丰涌等几家铸字机厂生产少量的铸字机。不少印刷厂由于缺 乏铸字能力,不得不将印刷用过的铅字再送回到字架上重复使用,从而降低了印刷品质。19 56 年公私合营后和丰涌进一步发展,1966年更名为上海铸字机厂,先后试制成功铸字机、花边 机、边线机和字模雕刻机。随着湖南郴州印刷机械厂、哈尔滨印刷设备修造厂等铸字机的生 产能力的提高,印刷厂的铸字能力和活字品质也逐步得到改善。 为了实现汉字排版机械化,五十至六十年代上海以任百尊为代表的志士仁人以及和丰涌铸字 机厂、上 海中华印刷厂、上海印刷研究所等曾致力于铸排机的研制,终因汉字字数太多,铅字铸排难 度太大而望机兴叹。 实现汉字排版机械化的另一条道路是照相排字。1964年上海劳动仪表厂(上海光学机械厂的 前身)试制成功HUZ-1A型手动照相排字机(图25-2)。但是这种机型最初并不是用在书报刊的 文字排版 上,而是用于地图测绘、广告、幻灯、电影字幕等少量文字的填字上。七十年代后期,在中 国兴 起的照相排字、平版印书的热潮,最初使用的照相排字机,不少就是上海光学机械厂生产的 手动照相排字机,它为中国实现照相排字起了铺路奠基作用。直到八十年代北京大学、山东 潍坊计算机公司等单位协 同研制的华光系列电脑排字机试制成功,并率先在《经济日报》使用,才给中国 的 汉字排版实现机械化、电子化操作,告别"铅与火"带来了希望(彩图25-3)。不到10年时间 ,除个别小型 印刷厂以外,在大型报纸、书刊印刷厂,已全部使用华光和北大方正系列电脑排 字系统,不仅使文字排版的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使几十年来困扰书刊印刷厂的"排字 难"的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图25-2 HUZ-1型手动照排机
海外不少华文报纸,香港、台湾也都使用上华光、方正汉字电排系统。 2.图像制版设备 图像制版的主要设备是制版照相机、电子分色机、晒版机等。 制版照相机属于精密光学机械,高级大口径制版镜头中国尚不能自制。五十年代初上海龚长 兴照相机厂只 能生产简单木结构手动小型制版照相机。直至六十年代,印刷厂使用的制版照相机大多数是 从德国、日本等进口的。 1962年,上海龚长兴照相机厂被解体并入他厂,江苏泰兴机器厂抓住时机,聘请了原龚长兴 厂4名有实践经验的技术工人到泰兴厂工作,并成立了照相制版机械产品小组,当年就生产 出了第一代产品——木结构手动对开卧式制版照相机、对开烘版机和对开晒版机。1963年将 木结构照相机改为金属结构,1966年该厂的产品正式列入国家计划,从此改变了制版照相机 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1969年照相制版机械车间从泰兴机械厂划出,单独成立泰兴仪器厂, 成为生产制版机械的专业厂之一。该厂的主要产品:对开吊式照相机,对开、四开卧式照相 机,全张、对开晒版机,全张、对开烘版机以及PS版制版设备。该厂产品在国内印刷厂国产 照相制版设备中占有一定比例。 上海印刷器材制造厂是由上海新顺泰制版照相机厂、新顺记印刷材料厂、大美煤精灯厂等9 家小厂于1960年合并组成的印刷器材制造专业厂。该厂主要生产两大类产品,即机械类和橡 胶化工类。六十年代生产木结构制版照相机和对开手动金属结构制版照相机。七十年代初发 展了 电器控制加微调结构照相机,八十年代又设计制造出了ZD840型吊式程控照相机和ZWZ750型 自动对焦照相机等产品。 在西南重镇重庆市有重庆印刷机械厂,也是照相制版设备制造的专业厂之一。它的前身是重 庆印刷机械材料厂,1970年另建新厂更名为重庆印刷机械厂。七十年代试制成功了ZX201型 对 开卧式照相机,和QFC型强光源立式分色放大机。1984年又试制成功ZD600型吊式照相机和MB S760型刷子磨版机。此外淄博印刷机械厂也试制成功全张吊式制版照相机。 当制版机械制造厂家还在传统观念支配下,考虑研制自动化程度更高的程控自动对焦制版照 相机的时候,八十年代中期,一场新的空前的制版工艺技术的革命已经向人们走来,这就是 电子扫描分色技术和随后的桌面出版系统电脑图像处理技术。 1985年北京科学仪器厂引进德国赫尔公司C399ER型电子分色机制造技术,进行来件组装。另 外,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自行研制的PDF-823A普及型电子分色机也在西北光学仪器厂试 制成功。由于国内生产的电子分色机在品质、性能方面还存在不足,数量又少,所以国内印 刷 厂使用的400多台电子分色机,绝大多数还是从德国、日本、英国等国进口的。九十年代初 ,印 刷厂的图像制版,已有80%以上使用电子扫描技术,制版照相工艺已逐渐被冷落最终退出历 史舞台。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电子分色的热潮余温未消,1992年6月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北京国际 印 刷展览会"又向中国印刷界传递一个新的信息,这就是电脑文字、图像桌上出版系统。 1995年北大方正同北京新华印刷厂合作开发的彩色桌上出版系统,标志着图像处理已由电子 分色阶段,进入到完全以微电脑为主机的电脑文图兼容处理的新阶段。印刷业内人 士惊叹,自从电脑进入印刷领域之后,制版技术的变化可真正是日新月异了(彩图25-4)。
印刷机械制造业是发展印刷的基础工业。五十年代初期,只有上海等少数几个城 市能生产少量小型的印刷机械。 中国当代印刷机械制造业是在1956年公私合营,按照专业分工,将一些私营小厂进行重组合 并,形成初具规模的专业化机器制造厂以后才开始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六十年代以后,逐渐 形 成了以北京人民机器厂和上海人民机器厂为龙头的北、南两大印刷机械生产企业,再加上" 文化大革命"中新建的几家印刷机械厂,使中国印刷机械的生产能力才有了一定规模。 图25-5 哈尔滨印刷机械厂组装车间 1.凸版印刷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凸版印刷机械制造也是从五十年代的小圆盘机、方箱机及小型平台印刷机发展起来的。北京 人 民机器厂于1958年迁入新厂以后,到1965年先后生产出对开平台印刷机、全张自动二回转平 台印刷机、LP1103型全张单面轮转凸版印刷机,这些机型以后一直是铅印书刊的主力机型。,还 有四版宽报版轮转印刷机,该机每小时可印报纸8万张。上海人民机器厂于五十年代提 供生产的LS201型卷筒纸书刊轮转印刷机在全国书刊印刷厂广泛使用(彩图25-7)。 彩图25-7 1957年公私合营中钢机器二厂为满足中国青年出版社印刷厂的需要,试制出书刊轮转印刷机 。1958年中钢机器二厂与上海人民铁工厂合并,成立国营上海人民机器厂,从1959年到1966 年先后试制成功的凸版印刷机产品主要是系列报版轮转印刷机,印刷速度可达每小时50000 张。自六十年代以来上海人民机器厂生产的卷筒纸轮转印报机一直是中国报纸印刷的主力机 型。 此外,上海第一印刷机械厂、太行印刷机器厂、哈尔滨印刷机械厂等也都生产平台凸版印刷 机(图25-5),满足中小型印刷企业的需要。这些机器在七十年代以前大多以手给纸,八十年 代以后则逐渐发展成为自动给纸机。 2.平印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五十年代初期的印刷业还是以凸印为主,平印中有不少还使用石印架,手给平印机是少数 ,进口的自动平印机更是罕见之物。少数的手给平印机就是由上海安利机器厂和扬子机器厂 生产的。为了发展中国的平印事业,北京人民机器厂于1963年试制出适用于铜版纸彩色印刷 的 J2201型对开双色平印机。1973年以后又推出了J2108型对开单色平印机和J2205型对开双色 平印机。其中J2108型单色平印机于1982年获 国家金质奖章,成为国产平印机中的畅销产品。为了满足平印印书的需要,"北人"于 1976年推出了卷筒纸双色平印机,1984年推出了双纸卷双纸路JJ204型高效卷筒纸系列平印 机,后来又推出了PJS880等其他系列卷筒纸平印机。"上人"厂也试制成功PJBC-914型卷 筒纸平印机。到1995年,全国报纸印 刷厂已基本实现平印化,大中型报纸印刷厂拥有卷筒纸平印轮转印报机大约800台,其中国 产率占50%左右。 八十年代以后,平印业蓬勃发展,为适应彩色平印向多色高速发展的需要,"北人"和"上 人 "两家印刷机制造厂,在吸收外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先后试制出几种型号的多色 平印机, 适合大中型印刷厂印刷中高档彩色印刷品的需要。"北人"牌平印机出口埃及、前苏联 、亚、欧、美20多个国家和地区。 除北京、上海两家大型印刷机器厂外,湖南印刷机器厂、景德镇印刷机械总厂等生产的中小 型平印机在市场上也有一定销量。湖南印刷机器厂生产的四开单色平印机以质量优良,价格 便宜畅销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等国。 3.凹印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由于凹印应用范围有限,所以它的发展就不像平印那样明显。还是在国民政府时期,上海建 业义华机器厂就曾生产过四方平台凹版印刷机(俗称大电机),供印钞使用。在五六 十年代,随着彩色《人民画报》,及一些省、直辖市彩色画报出版业的兴起 ,凹印 有过一段较快的发展时期。除高档多色凹印机尚需进口外,国产凹印机已开始装备印刷厂。到七十年代后期,由于平印技术的提高,彩色画报的印刷逐渐由凹印转向平印,凹印市场开 始 趋向萧条,凹印机械的制造业也一度冷落。八十年代以来,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商品大潮中, 五彩 缤纷的塑料薄膜包装装潢凹版印刷,又异军突起,极大地刺激了凹印机械制造业的复苏。为 适应 塑料薄膜包装印刷的需要,陕西印刷机器厂先后试制了AZJ401500型机组式凹版印刷机和AJS 402型塑料薄膜四色凹版印刷机。此外湖南印刷机器厂也曾于1978年试制成功BW440四色包装 纸凹版印刷机。"上人"生产过单张纸凹印机;"北人"生产过卷筒纸四色凹印机。 装订向来被认为是一种劳力密集型作业,五十年代初除切纸使用机器以外,折页、配页、 穿线 、包封皮等几乎都是手工操作。1956~1958年在印刷厂大搞技术革新的运动中,不少印刷厂 制造出了折页、配页、包封面等单机。以工厂技术革新的方式制造出的装订机械,一般能满 足工厂自身短期内的生产需要,很难解决中国印刷工业装订机械化的问题。 在中国较早进行装订机械专业化生产的是上海钉书机械厂。该厂前身是上海万年机器厂,建 于1951年,当时是一家修理铸字机的作坊小厂。1951年至1959年主要生产铸字机。1963年更 名为上海订书机械厂,1967年试制成功ZSX-01型自动穿线机。1972年试制成功PDQ-02型骑马 联动订书机,为书刊印刷厂提高装订作业劳动生产率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机1980年获机械工 业部优质产品奖。 根据1973年国家下达的"28项新产品研制计划",上海订书机械厂于1976年试制成功中国第 一条能连续完成全部装订过程的ZK-01型精装书籍联动生产线,为国家填补了装订机械产品 中一项空白。1983年又试制成功SXZ440型自动穿线机。该厂自1963年至1983年20年间共生产 装订机械3738台,为实现装订机械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商丘市印刷机械厂也是以生产装订机械为主的一家工厂。该厂前身是1956年几家私营工厂合 并组成的公私合营商丘市通用机械厂,生产风机和水泵。1963年工厂重组调整生产任务,转 产印刷机械。1967年改名为商丘市印刷机械厂。1968年国家投资进行扩建。1971年至1984年 该厂先后试制生产了SDB-1型书籍打包机、PRB-01型胶订包本机、DT-115型自动铁丝订书机 和TBB30型自动书籍烫背机。根据"28项新产品研制计划"试制成功了PRD-2型平装无线热熔 胶订联动机和DBT-01A型订包烫联动机。河北玉田印刷机械厂1978年转产印刷机械后,生产 了折页机(彩图25-9)。 彩图25-9 长春市印刷机械厂的前身是私营新光铁工厂,1956年由18家私营小厂联合组成了公私合营长 春市新光印刷机械制造厂,1966年生产了磨刀机、订书机、栅式折页机 以及全张切纸机等装订机械。根据"28项新产品研制计划"该厂于1975年试制成功BT201型 双联包烫机。该厂生产的QZH1-1B型全张切纸机畅销国内并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1年 获国家银质奖。1986年又试制成功QZX1300型数显切纸机。另外上海切纸机械厂、浙江瑞安 印 刷机械厂也生产切纸机。上海申威达切纸机械厂于1988年设计生产的QZK1550微机程控切纸 机也有出口。 九十年代以后,由于装订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用国产的骑马订、平装胶订和精装三大 装 订联动生产线装备的装订车间,装订作业已今非昔比,几十年来制约书刊印刷生产力的"印 装不平衡"的矛盾,已不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书刊印刷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 条件。 1.其他印刷设备 太行印刷机器厂于九十年代初设计生产的YZW4230型不干胶标签印刷机,除具有四色、烫金 、 横切、模切、排废功能外,又增加了紫外线烘干功能,达到了国际上同类机器的先进水平, 填补了国内空白。 国内生产模切机的厂家如上海亚华和河北玉田,他们生产的模切机供应国内市场还有出口。 上海亚华印刷机械有限公司设计开发的TYM920全自动平压烫印、模切两用机于1994年9月29 日通过上海市机电局主持的鉴定。 上海第三印刷机械厂于1995年研制生产的WPG720滚筒式平型网版印刷机,是高速、高精度、 全 自动单张纸网版印刷机,最高印速可达3600张 小时,承印物可以是纸、塑料薄膜及各种软 质半软质材料,适用于印制陶瓷、玻璃、搪瓷贴花纸及商标。 2.其他器具 密度计是现代印刷厂制版、印刷进行品质测控不可缺少的光学检测仪器,七十年代以前完全 依 赖进口。根据"28项新产品研制计划",广州金星仪器厂于1978年试制成功MCF-1型反射式 密度计和MC1-1型透射式彩色密度计。1982年同华南工学院合作,进一步试制成功带微处理 机的网点透射式彩色密度计。 温州自动化设备厂于1977年开始生产印刷机械产品,生产出多种型号的黑白密度计,MDF-1 型彩色反射密度计,MDW-1型彩色透射密度计、平印机调节表、平印橡皮布厚度测量仪等测 量工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