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第四节 雕刻木版印刷 雕刻木版印刷是中国古代印刷术最重要的印刷方法。一千多年以来,它为传播中华文化,保 存前人典籍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古人发明的雕刻木版印刷术, 就不会有今天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雕刻木版印刷术是中华民族的先贤给炎黄子孙遗留下来 的无价瑰宝。 像任何事物一样,雕版印刷术也有它发生、成长和衰落的过程。特别是十九世纪西方近代印 刷 术传入中国以后,与机械作业的铅印、石印、照相制版相比,雕版印刷术就显得落后了。从 此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与近代印刷术此消彼长,雕版印刷业一步一步低落下来。但是,雕刻 木 版印刷的某些特点,即使在今天,仍然是其他印刷方式无法取代的。宣纸绵软柔白,刷出之 印品水墨浑然飘香,再加上线装锦套,古朴典雅,至今仍被认为是中国典籍中的佳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雕刻木版印刷中的绝技——木版水印,用这种印刷方法复制出来的名人佳 作,可以达到一致无二,几可乱真的程度。有些复制品还作为上等礼品送给国宾。可见,即 是现代印刷术已经步入电脑时代,然而古老的雕版印刷术,仍然是印刷术百花园中一朵永不 凋谢的东方奇葩。 木板水印是在中国传统的雕刻木版基础上,又融合了??版印刷方法发展而成的。它是中国独 有的,最富民族特色的一种印刷方法。过去并没有"木版水印"这一叫法,行话称"刷活" 。所以称"木版水印",是因为它的印版不是现代印刷中使用的金属版,而是用梨木或枣木 雕刻而 成的木版;它的墨也不是今天印刷使用的油墨,而是用水和颜料调制而成的水彩。五十年代 为了对外文化交流的需要才给这一工艺起了"木版水印"这一名称。 木版水印仅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凭借能工巧匠的双手,却印刷出酷似原作的印刷品,使中 国画中传世的佳作,国之瑰宝,得以复制而再现,到现在还没有任何其他机器或方法能代替 它,这正是这种传统印刷方法的绝妙之处。 40多年以来,在中国从事木版水印有一定成就的有北京的荣宝斋和上海的朵云轩。 1.荣宝斋 荣宝斋创建于晚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原名"松竹斋",因其破产,为逃债务,而更名为 荣宝斋。那时它只是以经销宣纸、文房四宝、古玩字画为业,也曾兴盛一时。至于木版印 刷,只是附带制印一些书法诗词、信笺之类的产品,供少数文人墨客使用。 1933年鲁迅和郑振铎两先生委托荣宝斋刻印复制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胡曰从刻印的 《十竹斋笺谱》,博得国内外人士好评。因此,荣宝斋虽处境困难,但仍能得以保存下来。1950年 ,出版总署为了使中国这一传统印刷技术后继有人,为它创造条件,拨出资金,并派员加强 领导。从此荣宝斋又走上了复苏振兴之路,中国的木版水印从此也走向世界(彩图20-3)。
但是,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当时国家还处在经济恢复之中,人们的文化消费水平还是很低的 。加之当时的领导方式还停留在战争年代,对木版水印的特点和价值尚缺乏正确的估计,因 而轻易地放弃了复制古典名画的传统选题,把复制对象放在民间年画上,结果不到两年,资 金耗尽,出现了新的危机。 经验和教训使他们认识到,木版水印的特点是:以复制古今中国名画为见长,工艺技术难度 大,生产过程长,印量少,成本高,它复制的印刷品属高雅的文化消费品,消费的对象是中 外 文艺界的上层人士,而不是普通的工农群众。正确认识了自身的特点,明确了服务对象,自 然也就找到了自己的市场定位。有了正确指导思想,荣宝斋才真正走上了正常发展的道路。 他们首先试印闻名中外的敦煌壁画获得成功。继而又在徐悲鸿先生的亲自指导下,试印他的 名作《奔马》,获得艺术界的好评。又成册、成部地印刷了齐白石先生的作品。从此,当代 一些名画家的作品陆续问世。在此基础上又将国家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历代绘画珍品 ,如唐代周??作的《簪花仕女图》、宋代马远作的《踏歌图》、元代赵孟俯作的《秋郊饮马 》、 明代文徵明作的《兰亭修禊图》、清代石涛、朱耷、郑板桥等多人作品,一一通过木版水印 使之展现于中外艺坛。 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中期这一段时间里,荣宝斋的木版水印不仅继承了前人的印刷方法, 而且 还有不少的发展和创新。由从前只能印制大不及尺的信笺,到能复制盈丈巨幅;由从前只印 淡彩,到印制浓墨重彩;由从前只能在纸上印制,到可以复制到绢上……。这段历史,是前 所未有的。直到"文化大革命"前,荣宝斋共印制出版古今大小作品4000多件,行销48个国 家和地区,曾在28个国家举办过展览,使古老的中国印刷术在国际上重放异彩。最能反映木 版水印技艺的卓绝要算对五代顾宏中作画《韩熙载夜宴图》的复制了。这幅画为北京故宫博 物院收藏的国宝之一。 五代(公元907-960年)南唐画院画师(侍召)顾宏中,以工笔重彩描绘在野宰相韩熙载豪华家 宴的场面。其中46个人物神态各异,锦绣服饰,歌舞饮宴的情景,场面宏伟,气势非凡,是 1000多年以来少见的艺术珍品。作品全长除题记和装潢之外,就有343厘米长,为举世皆知 的孤本。荣宝斋为了印制这幅画,特制了最好的画绢,动用了石青、石绿、朱砂、赤金等矿 物颜料和金属色,历时8年,雕刻了1600多块木版,仅仅印制了35幅。由于勾、刻、印、装 的精工制作,复制品达到了酷似原作,几可乱真的地步。使中国古老的木版水印在当代又升 华到了更高的技艺水平。一位外国专家赞扬说:"艺术品的精美,说明艺术品制作过程本身 就是十分精美的艺术。" 1982年4月,荣宝斋的木版水印参加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的"中国古代传统技术展览" ,在加拿大多伦多市安达略省科技中心展出6个月,受到当地华人和外国人士的交口称赞。 2.朵云轩 为中国木版水印的继承和发展同样作出贡献的还有上海的朵云轩。 朵云轩成立于晚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开始只不过是书画笺宣行业。由于社会经济 不振,人民生活贫困,朵云轩虽是惨淡经营也是每况愈下。五十年代以后,政府关心 民族文化事业,1955年向朵云轩派遣干部,加强领导,又从社会上招回勾、刻、印、裱技术 工人10余名。把朵云轩并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并拨款在衡山路为它建造木版水印大楼。 1958年,上海市出版局为了扩大木版水印的生产规模,广招流散在社会上的木版水印刻版、 印 刷、装裱的老艺人,并从北京荣宝斋聘来技师,同时还将上海出版学校木版水印班毕业 的26名学生招收进来,组成一支新老结合、工艺完整的木版水印队伍。 1961年初,朵云轩又从上海美术出版社划出独立经营,开始走上了自立发展之路。从1958年 到1966年,朵云轩先后复制的名画珍品达530余种。 明代仇英的《秋原猎骑图》,雕刻木版达190多块,唐阎立本的《步辇图》,雕版达200多块 。虽然印版、印次很多,但套印却不差毫厘,真可谓巧夺天工。如齐白石的《红莲鸣蝉》, 长138厘米,宽61厘米,这样巨幅画面也不能有丝毫错印。 1962年和1963年,他们先后在北京、沈阳、武汉、广州、合肥等大城市成功地举办了《朵云 轩书画复制艺术展览》,尤其在香港的展出,更是轰动一时,受到香港同胞的欢迎。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朵云轩也难以幸免。历经10年浩劫,粉碎"四人帮"之后, "春风又绿江南岸",朵云轩不但很快恢复,而且在国画复制的技艺上更上一层楼。 朵云轩复制的原则是尊重原作原样,力求保持原作的韵味和风采。复制时不仅采用与原作相 似的宣纸和上乘的国画颜料,更重要的是运用??版叠印技巧,力求再现原作的笔墨神韵。 南京博物馆收藏的《杂花图卷》是明代画家徐谓的代表作,一级藏品。画面笔墨奔放,气势 磅??,堪称一代佳作。朵云轩花3年时间刻版250余块,精心套印数千次,复制了10幅,1984 年在香港举办的首届"上海书展"上《杂花图卷》以它形象逼真、惟妙惟肖地再现原作的复 制技巧,受到香港艺术界的高度评价。 3.木版年画 中国雕刻木版年画印刷,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民间也有广阔的市场。它采用传统雕版印刷术 同民间绘画艺术相结合的方法,题材多选用民间喜闻乐见的喜庆、吉祥的内容,再加上构 图夸张,色彩艳丽,既有东方民族的审美特色,又具浓郁的地方乡土风情。经过长期的演变 ,逐渐形成了中国木版年画南北的几大流派生产地,它们是:苏州的桃花坞、天津的杨柳青 、山东潍县的杨家埠、河南的朱仙镇以及四川的绵竹和广东佛山。它们各具特色,自成一派 ,为继承和发扬 中国的木版印刷作出了贡献。它们在"古为今用"的基础上,不断地推陈出新,印制了大量 优秀的年画作品,深受大众的喜爱。特别是近10多年,古老的木刻年画又焕发了青春,先后 在意大利、比利时、联邦德国、日本等国展出,以色彩鲜明,构图新颖,浓郁的民间艺术特 色,博得了"东方艺术之花"的美称。 (1)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 杨柳青年画创始于明代,顶盛于清代康、干年间。到清末在中国北方地区已有相当影响。杨 柳青年画印刷,除了几家较大的作坊以外,还有相当数量是民间家庭作业。本世纪以来由于 农村经济的贫困,加之多年战争的影响,杨柳青木版年画已日渐衰微,濒临绝境。 1949年,文化部发布《关于开展年画工作的指示》,这以后天津荣宝斋和德裕 公画庄同杨柳青画业合作社合并,组成天津杨柳青画社。到1980年,年画社有职工180多人 。 杨柳青年画以其雕工精细,刀法纯熟,色彩艳丽,线条流畅而极富表现力。 (2)山东潍县杨家埠木版年画。 杨家埠木版年画也是中国北方有名的年画之一。为了 发展这一民间艺术,经主管文化部门批准,于1979年成立了山东潍县年画研究所。他们一方 面整理挖掘民间传统的画版画样,一方面研究创作新年画,改革年画印制工艺,提高年画的 品质。这个研究所有工作人员25人。几年来从民间收集到传统印版300多块,成套的130多 块 。为了使古老的雕刻木版年画焕发出新的生机,适应当代人的审美要求,他们大胆创新印制 了中 堂画、贺年片等10多个新品种。通过对传统印刷工艺的改革,年画的品质已超过了历史的 最好水平。 (3)河南朱仙镇木版年画。 北宋时以河南开封作为京都,朱仙镇位于开封以南45华里。自宋元明清以来,这里一直是中 国木版年画印刷地之一。传统的朱仙镇木版年画采用雕木版与镂空版相结合套色水印的工艺 。年画的内容大多是民间喜闻乐见的门神、财神、◆神、中堂、斗方、对联等。不仅在国内 流传至山西、陕西、安徽等地,还远销日本、美国、澳大利亚。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在铅印、石印等近代印刷术西法东渐的冲击下,古老的雕版印刷逐渐走 向衰 微,但并未绝迹。这是因为传统的雕版印刷生产地,都有百年或几百年的生产历史,有着丰 富的技术经验和保存了大量极有价值的版片。还因为他们刷印的书籍,仍然保持着中国典籍 的特色,无论是开本和装帧,同典籍放在一起,浑然一体。而现代印刷的书籍同典籍很难 协调 同处。所以这些印刷品还有一定的市场需求。雕版印刷是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文化主 管部门对祖 国的文化遗产实行积极保护政策,对收藏的善本、孤本都妥为保管,对一些有一定基础,又 有保存价值的刻印社、刻经处,则给予扶持,使之恢复生产。 1.广陵古籍刻印社 江苏扬州位于大运河中段,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南北通衢的文化名城,雕版印刷业有一 定 基础。民国初年陈恒和在扬州创办"陈恒和书林",广收乡土文献、典籍名着刊刻梓行。陈 恒和1937年去世后,其子陈履恒继承父业,直至1956年公私合营。 1960年,国务院要求各地把散失的古籍雕版分点集中进行整理。江苏省出版部门批准在扬州 成立广陵古籍刻印社,专事古籍发掘整理和雕版印刷。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广 陵社关闭了12年,直至1978年才重建复业。广陵社复业以后,为振兴传统雕版印刷,广泛罗 致人才,聘请了许多流散在民间的雕版印刷老艺人,还培养了一批年轻新秀。复社以来,广 陵社共出版雕印古籍近百种,其中大多数为旧版重印,或原版补刻重印,少量为重新校刊。像《暖红室汇刻传奇》、《四明丛书》、《礼记正义校勘记》、《影元刊本楚辞集注》、《 咸同广陵史稿》、《杜诗言志》等数十种具有较高文史学术价值的古籍,深受海内外学者、 专 家的好评。他们还整理出版了《本草经疏》、《幼科铁镜》、《铜人俞穴针灸图经》等一批 古代中医药名着。这些古籍全部采用传统工艺,宣纸绫面,锦装函套,装帧古朴典雅,不仅 内涵较高的文化品位,还表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像广陵古籍刻印社这样,能全面继承古老 的民族文化传统,具有木版古籍的保藏、整理、雕刻、印刷、装订全套生产工艺的单位,国 内实属罕见,被誉为"江苏一宝"(彩图20-5)。
广陵社多次接待海内外专家、学者的访问,国内多所高等学校历史系、图书情报系、古文献 专 业的师生参观访问。他们一致反映:广陵古籍刻印社是学习中国文化史、图书史、雕版印刷 史的最好课堂。 2.印经院 中国的雕刻木版印刷,与佛教文化有着一千多年的不解之缘。现存唐武周时期刻印的《妙法 连华经》、《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和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年)刻印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皆为佛教经典。可以说,雕版印刷在佛教文化的传播及学术交流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1952年4月,在南京成立金陵刻经处护持委员会,先后从全国8个省16个地区调集大批经版, 在唐玄奘法师诞辰1200周年之际,出版了《玄奘全集》。从1981年起,又先后印刷了《百喻 经》、《净土四经》等160余种,计28万余册。 青海的塔尔寺是一座古老的藏传佛教寺院。寺内设专门从事雕刻木版印刷经文的印经院。该 印经院一直保持着传统的、特有的雕刻、印刷工艺。雕刻木版:在统一规格的桦木板的正反 两面反贴上书写经文的墨稿纸,用刀具手工进行雕刻,制成反体文字凸印版;印刷:用棉纱 团蘸取少量黑墨汁,均匀地涂到版面上,铺上一张统一规格的纸,用牛毛团在纸上进行擦压 ,即可在纸面印上正体经文。依此将一块木版正反两面的文字转印到一张纸上,即为一帖。印好的经文书帖不用装订,只需按页码顺序叠摞捆扎在一起(彩图20-6)。
该寺现收藏经版数万片之多。印经院所印《圣宗喀巴师徒三人全集》、《塔尔寺》等都是素 负盛名的重要经典。 中国西藏由于交通不便,内地的近代印刷术很难普及,因而古老的雕刻木版印刷一直在一些 寺 院里使用着,他们是日喀则那塘寺印经院、拉萨布达拉宫印经院。另外在四川德格县更庆寺 内的德格印经院、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尼禅定寺的卡尼禅寺印经院及甘肃拉卜楞寺印 经院等,都一直在从事着雕刻木版印经工作。 3.北京智化寺重印《干隆版大藏经》 为了研究中国佛教文化,文物出版社在中国佛教协会的支持下,决定利用北京智化寺珍藏比 较完整的《干隆版大藏经》的版片,重印这一佛教经典。原有经版共7万余片,这次刷印 又重新补刻版片23989片。全部版片重约400吨。刷印工程自1987年10月开始,至1990年6月 完工,共印装了60套。全书共计7600万字,分为724函,每函10册。这可以说是本世纪以来 规模最大的一次古籍刷印工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