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目录 - 近代篇 - 第十四章 - 第二节

 

第二节 印刷社团的建立和印刷科研、教育、出版事业的兴起

    在中华民族近代印刷业崛起的大潮中,随着众多官私印刷机构的建立,以″中国印刷学会″为代表的、包括类似於印刷同业公会的印刷社团也纷纷建立,印刷技术的科学研究、以学校形式出现的印刷教育和印刷专业书刊的出版也随之兴起。造就了一个中华民族近代印刷业全面崛起的、与传统印刷兴起与发展完全不同的新局面。人们於此看到了中华印刷再度辉煌的希望和曙光。

一、印刷社团的建立

    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同文书局和拜石山房创立并打破英人美查开办的点石斋石印书局在石印业独领风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算起,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随着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文明书局、大东书局等一些大型或颇具影响的近代印刷企业的创立和发展,以及众多中小印刷企业犹如雨後春笋般的涌现,上海作为全国近代印刷工业的中心地位逐渐确立。当时的上海,不仅印刷企业的数量、规模、生产能力居全国之首,而且在印刷科研、印刷教育、印刷书刊的出版,甚至印刷设备器材的生产诸方面都遥遥领先。尤其是印刷社团 中国印刷历史上第一个学术团体″中国印刷学会″的创立,及其在探讨、传播和发展中国的近代印刷工业、培养印刷技术人才诸方面所作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辉煌业绩,将中国印刷崛起之势推向高潮,开辟了中国印刷历史上一个全新的局面和态势。

    1935年5月,中国印刷学会在上海麦克利路(临潼路)光裕里58号诞生了。当时的中国印刷学会设立执行委员会,由五至七人(章程规定)组成。下设总务、教育、研究三个系。次年,学会迁到上海斜桥路199弄8号,同年12月改设理事会。理事会由郁仲华唐镜元、糜文溶、柳溥庆、沈廉芳等五人组成。郁仲华任理事会主席,唐镜元任副主席,糜文溶任书记,柳溥庆任会计。有会员26人。理事会下设杂志编辑委员会,由柳溥庆任主任,委员有糜文溶、高元宰、沈励吾、顾秋水。

    中国印刷学会建立後,在印刷科研、印刷教育、印刷出版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创办了《中华印刷》《中国印刷》等印刷技术刊物数种;对照相排字、平凹版等多种新的设备、材料和技术进行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积极、不拘形式地创办印刷专业的学校或专业班,致力於印刷人才的培养。中国印刷学会的建立,为中国近代印刷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标志着中国印刷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鉴於″中国印刷学会″的创立在中国印刷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创建″缘起″和学会″章程″等资料的史料价值,特将″本会缘起″、″本会简章″、″本会第二次修改之简章″、″本会现任职员″、″现有会员录″等原始资料,全文刊录,以飨读者。

本 会 缘 起

    时代是不断地前进着,一切的事事物物,如果不是与时代共同前进着,则必为时代的落伍者,落於时代之後的人们:世人都目为劣等民族!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是从事印刷技术的中国人,中国是一切落後的国家,我们的印刷技术,自然也不能独外,所以我们不必去谈大的若政治经济等等,我们止须来检视我们自身相依为命的印刷工艺。

    印刷工艺在表面上与吾人的实际生活无直接关系,所以不为世人注意,然而我们从事印刷工艺的人们,不当自暴自弃,因为人之不重视,而亦不自重,人之不提倡,而亦不自倡。

    印刷工艺是文化事业的重要工具,教育之普及,要利赖印刷,思想之传布,要利赖印刷,文化之沟通,要利赖印刷,智识思想之交换,要利赖印刷,世界上一切的事业之发展,无不要利赖印刷,倘然现在犹是竹简时代,则人民之识字,如何普及,倘然现在犹是竹简时代,则人民识字之书籍,如何广布。

    现在世界上的印刷,是日新而月异,无论凸版平版凹版之技术,都已走入了另一时代,制版技术,已由手工时代渐变为利用光学化学的时代,印刷机械已由一小时数十德能力进至万余张的能力,这是没有什麽奇怪,无非是为知识社会的需要而产生了,因为人类的知识进步,印刷物数量的需要,与品质的鉴赏,是愈浩繁而愈精进,於是乎印刷设施与印刷技术,亦日益进步了!然而人类的智识犹无限制地在前进着的,对於印刷物数量的需要,与质量的鉴赏力,尚在无限制地前进着,我们从事印刷技术的人们,当然更要不自满地永久前进着,才能争存於今後的世界。

    我们因为相互研究,世界各国印刷工艺之学理与经验,以提高我们印刷技术者的程度与兴趣,所以发起这一个中国印刷学会。希望我们全中国的印刷技术者联合起来,共同为中国印刷技术谋进步。以冀中国的印刷工艺,立於世界的水平线;进而与世界各国的印刷技术者携手!我们固然知道我们的力量很微,我们确意识着我们的职责,须干我们愿望上所应该要干的事,为此我们希望全国抱此同一愿望的人,大家齐来共同负责,以促进中国印刷技术之进步与事业之发展。

本 会 简 章

(一)旨 趣     

    研究印刷技术探讨印刷理论提倡印刷教育促进中国印刷技术之进步其实现之方略约如下列数则:

    (1)组织印刷研究会

    (2)举行印刷演讲会

    (3)刊行印刷杂志

    (4)兴办印刷展览会

    (5)创办印刷学校

    (6)建立印刷实习工场

(二)定 名     

    中国印刷学会

(三)会 员     

    凡在印刷界上有相当名誉而经会员二人之介绍及大会之通过者皆得为本会赞助会员凡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而经会员二人之介绍及大会之通过者皆得为本会责任会员

    (1)曾在国内外受过印刷教育者

    (2)曾在国内外印刷工厂担任技师或工务长者

    (3)曾在印刷技术上有特殊表现者

(四)组 织     

    (1)本会之最高机关为全体会员大会,在大会闭幕期间则为执行委员会

    (2)执委会在全体大会中产生之任期为一年

    (3)执委会由五人或七人组织之

    (4)执委会中分总务教育与研究三系每系设主任一人由执委分别担任之

    (5)每系分设若干组每组干事若干人由执委会决议聘请之其组织系统如下:

全体会员大会 执委会 研究系 凹版组
平版组
凸版组
教育系 演讲组
学校组
出版组
总务系 会计
书记
庶务
交际

(五)会 期     

    本会全体大会每年一次执委会每月一次如有必要时由主席临时召集之

(六)经 费     

    (1)会员入会费常年一元     

    (2)各机关补助费     

    (3)特别捐     

    (4)其他收入

(七)通讯处     

    麦克利克路光裕里五十八号

(八)附 则     

    (1)本简章由全体大会通过後发生效力如有未尽善处得经本会最高机关随时修正之

    (2)民国二十二年五月草定民国二十三年一月修正

本会第二次修改之简章

(民国二十三年十二月二日第二次修订)

(一)旨 趣     

    研究印刷技术探讨印刷理论提倡印刷教育促进中国印刷技术之进步其实现之方法约如下列数则

    (甲)组织印刷研究会

    (乙)举行印刷演讲会

    (丙)刊行印刷杂志

    (丁)举办印刷展览

    (戊)创办印刷学校

    (已)建立印刷实习工场

(二)定 名     

    中国印刷学会

(三)会 员     

    凡在印刷界有相当名誉而对本会表同情经会员二人之介绍及大会之通过者皆得为本会赞助会员。

    凡具下列资格之一而志愿为本会负责经本会会员二人之介绍及大会之通过者皆得为本会责任会员

(甲)曾在国内外受过印刷教育者

(乙)曾在国内外印刷工厂担任厂长技师长或工务长者

(丙)曾在印刷技术上有特殊表现者凡印刷业务机关或其联系机关如造纸厂制墨厂等而对本会表同情经本会会员二人之介绍及大会之通过者皆得为本会团体会员

(四)会 费     

    赞助会员年费无定额责任会员年纳会费十元团体会员年纳会费十元

(五)组 织     

    本会设理事五人组织理事会由责任会员互选之再就理事会中推定正副主席各一人书记一人会计一人以执行对内对外一切会务如有其他事务於必要时得就责任会员中随时推定负责人

(六)开 会     

    本会每年举行年会一次凡赞助会员责任会员团体会员代表均须出席本会每月举行常会一次责任会员均须出席。

    每月举行理事会一次在常会前一星期举行之如有特别事故得由理事会召集各种临时集会

(七)通讯处     

    上海斜桥路一九九弄八号

(八)附 则     

    本简章如有未尽善处得於年会时修改之

    本 会 现 任 职 员

理 事  郁仲华(主席) 唐镜元(副主席) 柳溥庆(兼会计) 沈莲芳

杂志编辑委员  柳溥庆(主任) 糜文溶 高元宰 沈励吾 顾秋水 

    现 有 会 员 录        

姓 名        工 作 处        

郁仲华        商务印书馆        

沈莲芳        世界书局        

唐镜元        时报馆        

史久芸        商务印书馆        

唐之雄        中华印刷厂        

王雪樵        大东书局        

柳溥庆        华东印刷公司        

李祖荣        大业印刷公司        

唐崇李        商务印书馆        

俞象贤        三一印刷公司        

邵忻湖        大业印刷公司        

糜文溶        商务印书馆        

孔大赉        中华书局        

章先梅        新闻报馆        

锡康        大业印刷公司        

李吉门        商务印书馆        

高元宰        中国制版印刷函授学校 

张开庆        南京测量总局印刷科        

胡丽卿        大业印刷公司        

孙全惠        大业印刷公司        

沈逢吉        中华书局(已故)        

顾秋水        中国贴花印刷公司        

徐耀坤        利济印刷公司        

沈励吾        英美烟公司        

程兆铭        英美烟公司        

杭稚英        稚英书社

    除中国印刷学会之外,确切讲早在中国印刷学会创建之前,诸如″印刷行业公会″之类的行业组织已在各大城市纷纷建立。沿海地区县级印刷业同业公会 例如″吴县印刷业同业公会″、″武进县印刷业同业公会″的建立,说明当时中国采用近代印刷技术和设备的印刷机构已为数甚多、相当普遍。

    以上海为例,1932年7月出版的《申报月刊》一卷一期,载有陆费逵文《六十年来中国之出版业与印刷业》,提到当时上海有书业(按:指印书业)公会会员四十余家;非书业同业公会属印刷业的有一、彩印局,二、石印局,三、铅印局。

二、印刷科研

    西方近代印刷术传入中国,由印刷数十个字母组成的西文,改为印刷数以万计的中文,需要有一个国人对西方近代印刷术从认同到欢迎、从吸收到改良的过程。而中国对近代印刷的科研工作,正是伴随着从吸收到改良这一过程开始的。

1.中文铅活字制作与排字架的改进

    首先,在西方传教士传入近代铅活字印刷初期,对中文铅活字的制作就离不开中国人的参与和配合。中国出版与发行研究所的叶再生先生曾撰文《世界上最早一批汉文铅活字的制备和大批中国人参与了这项创造性工作》《中国印刷史学术研讨会文集》第456-467页,印刷工业出版社1996年版指出:″世界上第一部用中文铅活字排版、机械化印刷的巨着 《中国语文字典》,从它的编写、审校、刻制中文铅活字、排版、校对、印刷等整个生产过程,都有着大批中国人参与″。从而推翻了长期流传甚至几乎成为定论的″中国最早的汉文铅活字,都是由外国人制造的″这一与事实不符的说法。中文铅活字的制作如此,尔後出现的对中文排字架的改良依然如此。

    西方铅活字印刷传入後,美国人姜别利於研制华文电镀字模之後,着意於中文排字架之改良,创造了元宝式字架。元宝式字架三面包围,排工中立,光线不足,且一架仅供一人使用,拣排《新旧约圣经》等基督教书籍虽然便利,但拣排报刊和科技图书却甚为不便。商务印书馆於1909年又在姜氏所创元宝式字架基础上,悉心厘正,把用不到的字删去,缺少的字补齐;常用字排列在前,罕用字排列於後。此次改良虽方便了科技图书和报刊的排版,但仍未解决元宝式字架三面包围、光线不足之弊,遂有1919年申报馆统长架之改革。

    1922年,商务印书馆的张菊生先生,针对统长架排工终日站立、奔走拣字、过於疲劳这一情况,对统长架再作改革。其法,贺圣鼐、赖彦予着《近代中国印刷术》云:″将全副铅字分为繁用及冷门二类,繁用字则造塔形轮转圆盘以贮之,冷门字则设推方盘以贮之。塔形轮转圆盘凡二具,各置於木柜之上,二柜之间及二盘之斜角,设转椅坐。排工推转取字,圆盘高低正与坐人身眼鼻相齐,观看既便,取字亦可无劳高举其手。推方盘铁架形如插瓶,上下各有铁板一片,板面有槽六道,可将直斜式嵌入方盘,盘可以左右移动,前後不相掩。如用第二盘之字,则将第一盘之字推左边,则第二盘之字即可露出,余可类推。此插屏形之方盘架,置於排工坐位背後,取用冷门字时,排工只需将转椅向後一转便得″。

    此後,贺圣鼐氏於中文排字架的改良,再四研思,并经与朋友研讨,认为华文排字架之改良,需从排字架、铅字分类法、铅字检查法三方面入手,遂又有″引力排字架″之改良。其法:″乃造一'引力排字架',摘取第一个铅字後,第二个铅字因引力而自动流下。该架面积颇小,排工可以坐致其字,无劳奔走取字。全架除西文字母及普通用符号铅字之外,共有不同的铅字5840余枚。每字在排植现行书报上之价值,悉以统计方法重新估定。以其发现次数之多寡,分为三大类:一曰常用字类,一曰备用字类,一曰罕用字类。

    类内铅字,则以四角号码检字法排列,以期易於学习,检查迅速。与旧日字架面目全非″。

    贺圣鼐、赖彦予着《近代中国印刷术》,载《装订源流和补遗》第372页,中国书籍出版社1993年版。

    然而,随着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时间的推移,报刊、书籍对每个文字的使用频度是在不断变化的。出於此种原因,本世纪三十年代上海图书学校工读印制社的印刷指导吴心谷、徐昨愚二位先生,又从地位经济、坚固耐用、节省铅料、取字方便、灯光充足、清洁整齐等几个方面,对排字架又作改革。上海图书学校工读印制社使用的即是这种新研制的排字架(图14-6)。s

    综上所述,西方铅活字印刷术传入後,国人对排字架的研究改良是从未间断的,无疑,这对中国近代印刷业乃至出版事业的发展是有益的。

2.印刷字体的研究和创新

    中国古代的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多靠书法家手书上版,到了明朝,始有横平竖直、横轻直重的宋体字用於刻版印刷。近代印刷术传入後,铅活字印刷沿用这种字体。但在报刊书籍大量印制之近代,单单一种呆滞的宋体字显然不能满足人们对版面审美的要求,与欧美各国字体之形态百变、层出不穷,更是相形见绌。於是,国人开始致力於中文字体之研究和出新。

    大致情况是:1909年,商务印书馆创制二号楷书铅字,并刻制方头字和隶体等铅字,从而打破了长期以来由宋体字独据版面的局面。

    1914年,商务印书馆聘请近代刻书名家陶子麟,以唐末刻本《玉篇》之字体,用照相方法在铅字坯上直接镌刻,制成一号、三号古体活字二副;1916年,钱塘丁氏仿宋代精刻之欧体活字,刻制″聚珍仿宋活字″,字体古雅、 美。

    同年,庄有成先生以宋刻精本创制″仿宋活字″,然因属临摹宋代刻本,故笔画粗细不一,质量较之陶子麟用照相法自然要相形见绌许多。

    1918年,海陵韩佑子先生在商务印书馆以宋元精??为范,并对俗书讹字,咸加审察,一一厘正,制成整齐、 美、雅观之″仿古活字″。用以排印古书善本,古色古香,妍妙无比。

    同年,教育部颁行注音字母,商务印书馆随之创制″注音连积字″,注音字母与汉字合刻一模,大大提高了带注音字母文字书刊的排版速度,且便利校雠,不易错排。

0532.jpg (28529 bytes)
图14-6 上海图书学校工读印制社使用的改良排字架

    与此同时,唐海平先生研制之活体铜模活字排印书报亦属秀雅,一些从事铸字专业的企业,譬如1912年创办的竹天新宋铜模铸字所,也曾聘请字体专家研制新字体。竹天新宋铜模铸字所曾在《艺文印刷月刊》连续数期刊登广告(图14-7),向印刷企业推销其研制的洪武正楷铜模、汉文正楷铜模,以及该所制作的方头黑体和老宋及特号铜模等。从广告字面看,该所制作的铜模铅字,在今天看来,仍不失美观、秀雅,标示着当时中国印刷字体之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前所未有的水平。

3.照相制版术的研究和应用

    用照相方法摄制图片制作印版,是印刷术发展史上的突破性进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855年,法国人稽录脱氏(M.Gllot)始用照相术制作锌版,遂有平版照相金属锌版之发明。到1882年,德国人糜生白克(Meisenbach)发明照相网目板,使照相制版术得以制作带有浓淡层次之图画,将照相制版术乃至包括平、凸、凹印在内的整个印刷术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从此印刷品的质量大为改观。中国人率先研究照相制版术者,当属上海江南制造局的印书处。印书处的刘某曾试制照相版,印刷广方言馆的书籍。此举虽仅限於一隅,或者外人知之甚少,但这无损於其最先研制和使用这一新技术的业绩和贡献。

0533.jpg (48726 bytes)
图14-7 竹天铸字所刊登的广告

    1901年,上海土山湾印刷所的蔡相公、范神父和安相公,继上年夏相公之业,继续研制照相铜锌版,始得成功,并传授给华人顾掌全和许康德。

    1902年,上海文明书局的赵鸿雪先生,参照西方有关照相制版之书籍,研究制作照相铜锌版,历时数月而告成。

    同年,赵鸿雪先生在文明书局试制珂罗版印刷获得成功,并付诸实用。

    1931年,商务印书馆开始采用照相平凹版制版工艺。1933年,当时在上海三一印刷厂的柳溥庆先生,采用当时先进的平凹版制版工艺,成功地印制了《美术生活画报》,更於1936年,采用四色平凹版新工艺,印制了《中国印刷》第一期的插页。所印画面,层次丰富、网点光洁,至今仍色彩鲜艳(中国印刷博物馆有藏),为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印刷水平的实物见证。

照相平凹版工艺先进,耐印率高,成本低,质量好,制版迅速。它的采用,将中国印刷技术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4.照相排字机的研制

照相排字机是应用照相术进行排版的机械设备,最早出现在欧洲。二十世纪初在英国开始使用,并逐渐推广开来。中国、日本等使用汉字的东方国家,因汉字字数多,字形复杂而起步较晚。

0534.jpg (55797 bytes)

图14-8《申报》

原文中国研制的第一台照相排字机成型於1935年。是由当时制版印刷专家柳溥庆、陈宏阁二人研制的。对此1935年9月29日的上海《申报》作了如下报道:″近国人美术照相制版印刷专家柳溥庆君,费数年余之心血,应用照相原理设计制造排字机,其结构极为精巧,所占地位,仅一小间,即能排制各种大小字号之文字,且备有隶体字及其它美术体之字模,可以排印各种书报杂志,闻该机现已制成,正向实业部请求专利……。″(图14-8)1936年第一期《中国印刷》也有相似报道。这台照相排字机研制成功於1935年,从″费数年心血″才研制成功一语判断,开始研制的时间当在三十年代初,与日本开始研制的1929年相差无几。这在当时中国的社会条件下,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柳溥庆、陈宏阁二人研制的照相排字机是什麽样子,现已无从查考。从保存下来的设计图纸(图14-9)看,与现代手动照相排字机相比,原理相同,结构相近,可称之为手动式照相排字机的早期、雏形品。遗憾的是这项发明创造在当时未能推广使用。其原因,柳溥庆在1948年香港《厂商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因八·一三战火影响,迄未继续″。致使中国对这一新的技术设备的研制推迟了20多年,到本世纪五十年代末,随着上海劳动仪表厂的HUZ型手动式照排机的研制成功,才得以推广使用。

0535.jpg (21302 bytes)

图14-9 照相排字机设计图

日本大规模侵华战争爆发前,中国人对西方传入的近代印刷术的研究绝不止於上列各项。譬如在印刷机械设备方面,从1895年中国第一家印刷机器厂 上海李涌昌机器厂创办起,到民国建立的1912年,全国已有数家机械厂从事印刷机器的制造。此时的印机制造虽以修配为主,但确是中国印刷机器制造之开端。此後,以上海为中心,上海、广州、青岛、北京、长沙、长春等城市相继建立印刷机械厂,仿制或自行研制制版、印刷和装订机械。此中自有一些科技人员在从事印刷机械之研究。到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的印刷机械生产能力已初步形成。鉴於这些研究尚在初级阶段,此处从略。

三、印刷教育

中国虽然是印刷术的故乡,印刷事业的繁荣与昌盛曾居世领先达千年之久,但由於中国古代历代政府都重文轻工,视印刷术为雕虫小技,加之中国传统的印刷术始终滞留在手工操作水平上,致使中国古代的印刷教育,一直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历代相传。用开学堂、办学校来从事印刷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教育,直到二十世纪初中国民族近代印刷业崛起之时才得以萌生,付诸实施。

随着西方近代印刷术的传入和发展,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由西方传入的开学堂、办学校的教育形式开始取代中国传统的私塾教育,用学校取代师傅带徒弟的教育形式在印刷业也随之提上了日程。

1.京师测绘学堂 中国最早出现的印刷教育机构

1904年,当时清政府军咨府所属″京师测绘学堂″开设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事印刷教育的制版班和印刷班,授雕刻凹版、电镀凹版及平版制印技术。

京师测绘学堂,全称京师陆军测绘学堂,直属於北京练兵处。此後该校历经变迁,更名多次:辛亥革命成功,由北京参谋本部管辖,改称″中央陆军测量学校″;1931年迁址南京,更名为″中央陆地测量学校″;1944年迁至四川北碚,更名为″中央测量学校″;1947年迁至苏州,更名为″国防部测量学校″;1949年迁至台湾花莲,再迁台中,後於1969年并入中正理工学院,成为该学院的测绘工程学系制图分组,至今不辍。

京师测绘学堂创办初衷,是为印刷地图而设班培训雕刻、电镀、照相、制版、印刷方面的技术人才。创办後的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培养了大批包括照相、制版在内的印刷专业人才,为中国近代印刷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北平新闻专科学校

北平新闻专科学校创办於1933年,创办者是湖南湘乡县的老报人成舍我。创办宗旨是为了″改进中国新闻事业及训练手脑交用之新闻人才″。建校後先後招收有关印刷方面的两个初级职业班和一个高级职业班。後因日本侵华战争而中断,使该校於1937年开办本科班和继续开设初级、高级职业班的计划未能实施。1943年2月该校在桂林复校,办了一个初级职业班。

後因战局莫测、桂林告急而被迫停办。

北平新闻专科学校的初级职业班,招收高级小学毕业生和同等学力者,年龄在14~18岁间,学制二年,不收费。训练方针是″学科实习并重,学校是个报馆,同时又是个工厂,使毕业生能做用脑的新闻记者,和用手的排字工人″。

成舍我在初级职业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参见《中国印刷近代史》第677页,印刷工业出版社1995年版。

学生上什上学科课,下什上实习技术课。实习得先学排字、背字盘,两个月後实际操作。

高级职业班,招收初中毕业生,年龄在16~20岁间,学制二年。同初级班一样,学校不收学杂费。目标是培养能从事管理、报社会计、印刷技术或助理编辑及采访等工作的专业人才。

学生上什上学科课,下什实习。三个月後实际操作。

高级职业班招生在1935年,即第一届初级职业班毕业之後。同时又招了一个初级职业班。与第一届初级职业班不同的是,第二届初级职业班学印刷,高级职业班学排字。学科课与实习有了分工和侧重。

3.上海图书学校

1934年,中国文化名人李石曾投资创办了较之京师测绘学堂和北平新闻专科学校更贴近於真正的印刷专业学校的上海图书学校。校址在上海杨树浦龙江路225号QD。该校有教室、礼堂、体育场、图书馆、学生宿舍、膳厅、病房、洗衣间、游艺室、储藏室、保管室,还有一个设备齐全的印刷工场,可以说是一所教学、生活、文体、实习工场等一应俱全、条件相当不错的印刷专业技术学校。该校下设图书、出版、印制、组织四个科和补习、训练两个特别班。其修业年限分别是:图书科、出版科为六年;印制科、组织科为三年;补习班补习一年後升入本科班;训练班为新生所设,即入学新生先入训练班训练六个月。

上海图书学校制度健全,管理严密。经招生录取之新生,入学後必须先上″训练班″,经过六个月的训练,合格者,再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分到各科学习。程度稍差者,则於训练班训练六个月後,再入补习班补习一年,之後才能入本科班学习。可见,对学生水平的要求是缜密、严格的。

学校印制科,开设国文、英文、法文、史地、社会、图书馆学、图书馆管理、印刷常识、出版研究,以及图书编目及分类和书法图画等课程,并设有实习工场(图14-10)。学习与实习中文排版、西文排版、石印、铸字(包括刻字、铜模和浇字)、浇胶辊、浇版、装订、制版(纸版、电版、锌版、铜版、三色版)、铁工等技术。

该校的实习工场,称做″工读印制社″,下分印制、排字、浇铸、制模四个股,外加一个机务股。其中:印制股有全开凸印机一台,对开凸印机一台,三色版机器一台,大号零印机一台,小号零印机一台,二号零印机四台,共七台;铸字股有德式铸字机一台,手摇铸字机两台,水汀烘纸型机一台,浇铅版机一台,浇铅条机一台,共六台;排字股和制模股也各有相应的设备和器材。总之,该校设备齐全,而且於本校实习工场外,还有世界书局和建业机器厂作为实习工场供学生实习之用。

0538.jpg (20934 bytes)

图14-10 印制股学生在实习

鉴於上海图书学校系中国早期开办的、典型而有代表性的印刷学校,故将该校1934年招生简章,全文收录如下,供读者参考。

上海图书学校二十三年

(指民国二十三年,即公元1934年)招收工读生简章

名称 本校定名为图书学校。

宗旨 本校以工作与学术互参并进之方法,造就经验智识平均发展之文化实用人才为宗旨。

工读说明 工读者,有异於昔日之工徒,有异於今之学生,乃合二者之所长,以成即工即学之新教育。

分科 本校分设图书、出版、印制及组织四科;并得酌设补习班。

修业年限 图书科、出版科,修业期限六年;印制科,三年;组织科,三年;补习班,一年。

课程 各种课程列左

图书科

一、图书馆学 选购 登记 编目 分类 拣字 索引 保管 版本 校勘 参考 书史 目录 设备 行政 建  打字 会计 统计 编译等

二、制版 排校 石印 铅印 装订 摄影 书法 图画 雕刻等

三、国文 法文 英文 哲学史 社会科学概要 自然科学概要 应用科学概要 艺术概要 文学概要 史地 文史 金石学概要 应用文等

出版科

一、制底片 制版 排校 石印 铅印 装订等

二、编译 校订 书法 图画 摄影 美术研究等

三、成本会计 广告学 实用法令等

四、图书馆学 编目 分类 图书馆管理

五、国文 法文 英文 史地等

印制科

一、中排 西排 石印 铸字(刻字 铜模 浇字) 浇辊 浇版 装订 制版(纸版 电版 锌版 铜版 三色版) 铁工等。

二、图书馆学 编目 分类 图书馆管理

三、国文 法文 英文 社会 史地 书法 图画等

组织科

一、政治概论 经济概论 法学概论 实用法令 公牍概论 行政组织 工商管理 簿记 会计 统计 速记 打字等

二、图书馆学 编目 分类 图书馆管理等

三、排校 制版 石印 铅印 装订等

四、国文 法文 英文等工作 本校图书科以上海中国国际图书馆为工作场所;出版科、印制科以上海世界书局为工作场所;组织科就上述两机关及其他适当机关行之。

工作事项 本校各科,除每日上课四小时外,工作事项如下:

一、普通工作一小时,如 扫、洗涤、整理杂物等。

二、专门工作四小时,如文书、会计、庶务、登记、编目、分类、索引、出版、营业等工作。

待遇 本校概不徵收学费,其宿膳、制服、书籍、笔墨、工作用品及医药等费概由本校供给,每月按照各人在校之学课、工作、操行总成绩,酌给膏火数元,其细则另订之。

毕业服务 各种工读生修满照本校所规定之各年学程与工作,且品行良好,其历年各项总平均之成绩在七十分以上者,由本校给予工读证书,并得视各毕业生之品行成绩,分送国内外合作机关服务。

入学资格

第一项 有下列资格者,得申请入本校图书科、出版科或印制科:

一、公立或私立之初中毕业;

二、其他同等学校毕业;

三、尚未结婚,年龄在十五岁以上,十八岁以下。

第二项 有下列资格者方得入本校之组织科:

一、公立或私立高中毕业

二、其他同等学校毕业

三、尚未结婚,年龄在二十岁以上,二十二岁以下。

以上二项,因设备关系暂不招收女生。

报名手续

一、报名时,须缴文凭或证明书、成绩单等,以备查验。

二、报名时随缴二寸半照片四张。

三、须经过本校医生之检查。

四、须经过本校之入学试验。

入学手续试验及检查合格以後,入学之前应履行之手续:

一、须填写本校所规定之各项表格

1、志愿书 2、保证书、3、状况调查表

二、试验检查及格,不严尊学校临时通知之时日到校注册者,取消其入学之权利。

附则 本校对於工读生性情及所习课程,认为不适宜时,得令转入他科,该生不得拒绝。工读生不得在修业期间结婚,否则以自动退学论;并赔偿本校费用损失(参见学则)。

4.上海斯高学校

上海天主堂公教慈幼会为救济失学青年,於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在上海杨树浦杭州路740号开办了上海斯高学校。该校於1934年6月开始招收工艺生,教职员由华人和部分意大利人担任,据说双方合作的很好。学校下设印刷、电机、音乐、木工四个部。其中印刷部下又设印刷、排字、装订三个股。当时在校生:印刷股10人,排字股15人,装订股6人。学校占地20余亩,有四层、二层楼房各一座,楼间夹着一个宽大的操场,是一所各方面条件相当不错的工读学校。该校或许是因性质故,年龄较上海图书学校为小,且大都为清贫子弟。因有些学生交不起学费,或只交部分学费,故学校经费入不敷出,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每年补助二千元,不足之数,由学校董事会贴补之。

早期的印刷学校除上述四所外,苏州的″美术专科学校″和镇江桥头镇的″中华三育研究社″也都设有印刷部。此外,在上海还办有一所″中国美术制版印刷函授学校″。校长兼主任高元宰。下设锌版、网目铜版、彩色网目铜版、玻璃版、照相平版、照相凹版六个科。学期2-4个月。常年招生。招生广告见图14-11。作为一个大国,这屈指可数的几所学校显然为数不多、规模有限,但它是中国历史上印刷教育的重大转折,既有开创之功,又为崛起中的中国近代印刷业培养了一批新型的专业技术人才,为中国近代印刷业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可贵的贡献。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0541.jpg (29070 bytes)

图14-11 中国美术制版印刷函授学校招生广告。

四、印刷专业书刊的出版

前已述及,中国古代的历朝统治者以及文人墨客,一向重文轻工,连有关印刷术发明与发展及其工艺技术等方面的重大事件都失於记载,印刷书刊的印制和出版自然也无人问津。尽管沈括的《梦溪笔谈》记有毕升发明活字印刷、王祯着有《造活字印书法》、金简有《武英殿聚珍版程式》等犹如凤毛麟角般的少许记述,但也均无独立成书。真正意义上的印刷书刊的出版,则起始於近代的二十世纪上叶,是近代中国民族印刷业崛起中的产物,对中国近代印刷事业的崛起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印刷专业刊物的出版

早期的、主要是三十年代创办的印刷刊物,有《中华印刷》、《中国印刷》、《艺文印刷月刊》、《神州印刷》《印刷界》等数种。其中:《中华印刷》杂志於1935年创刊於上海,由高元宰主编并发行。

《中国印刷》杂志,系中国印刷学会创办的印刷刊物,创办於1936年,季刊,柳溥庆任主任编辑委员。仅出一期。该刊内容主要是介绍国内外印刷工艺技术,同时也相应地报道印刷界所发生的重要新闻。16开本。第一期插图系柳溥庆先生用当时先进的四色平凹版印刷,至今色彩鲜艳,质量甚佳。《中国印刷》第一期创刊号的发刊词中说:″我们这许多幼稚的印刷技术者群,又都主持着中国印刷的中心分子,中国印刷的落後,简直就是我们每个分子的羞耻!″这句话充分显示出当时《中国印刷》的创办者、中国近代印刷业中的先进分子,都是把改变中国印刷技术落後面貌作为已任的有志之士。中国近代民族印刷业得以崛起和迅速发展,同包括这些有志之士在内的一大批先进分子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艺文印刷月刊》於1937年在上海创刊,主编刘龙光,由艺文印刷局出版与印刷。该刊内容主要是介绍国内外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也报道国外的印刷发展情况;有的文章还涉及印刷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印刷教育等问题。此外,还刊登了大量的印刷业广告。当时这本杂志是全国最为畅销和出版时间最长的印刷刊物,曾发行到四川、江西、安徽、广西、江苏、上海等24个省市以及日本等国。该刊从1937年1月创刊,到年底共出版第一卷12期,後因战争关系停刊。到1939年7月复刊,又连续出版了第二卷12期。第三卷仅出了一期。合计共出了三卷25期。在日本大规模侵华的战争环境下,能出版25期 特别是1939年至1940年出版的二卷12期和三卷一期,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该刊创办者们在《艺文印刷月刊》的″发刊词″中说得好:″我们创办这种刊物的希望:1增进印刷的技术,2提倡减少同业间不必要的竞争,3提倡改善印刷品的品质,4刊登印刷材料的广告,5做成文化界的参考读物,6做成印刷界唯一的俱乐部。把以上各点归纳起来,可以说:我们希望本刊一方面能使印刷界的主管者和工友们得到物质上和智识上的收获;同时一方面能鼓励印刷术在艺术上的改进″。客观上,以《艺文印刷月刊》为主的早期印刷刊物的出版,在介绍国外的先进技术,交流国内印刷的实践经验,促进中国印刷事业的发展方面,确是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以原上海出版局副局长洪荣华先生为首的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印刷印钞组的诸位先生,在各方同仁支持下,收集并影印了《艺文印刷月刊》一、二卷二十四期,且分上(一卷)、下(二卷)册精装精印一千套,使当今和後世更多的人能以见到和欣赏中国早期最为畅销的印刷杂志的全貌和细节。这同样是难能可贵、值得赞赏的。

早期出版的印刷杂志,除上述三种外,还有《神州印刷》、《印刷界》等。其中:《神州印刷》杂志,情况不详,仅见於《艺文印刷月刊》的收购书名广告上;《印刷界》则是一份四开月刊小报,仅出版了十余期。

2.印刷专业书籍的出版

同印刷专业刊物的出版一样,印刷专业书籍的出版也是在中国近代民族印刷业崛起之时出现和发展的。由於中国历史上印刷与出版,尤其是印刷与印书长期处在密不可分状态,故一些书籍和文章,譬如《唐代刊书考》、《五代监本考》之类,在今天看来,其归属似在几可之间,但其包含有丰富的印刷内容。再者,这◆讲的印刷专业书籍的出版,也并不拘泥於以近代印刷术为内容的书籍。据此,在中国近代民族印刷业崛起之时,印刷专业书籍的出版,大致有下列数种:

(1)《中国雕版源流考》,孙毓修着,商务印书馆1908年版;

(2)《中国印刷术源流史》,卡特着,刘麟生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後版;

(3)《近代印刷术》,贺圣鼐、赖彦予着,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4)《阳像原版制版法》,张飞天着,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5)《印刷术》,金漠若编着,正中书局1936年版。

(6)《近代平版印刷术之理论与实施》此书写成後因无力付梓而转由《美术生活》连载。虽未正式出书,但已刊布於世,仍可视为这一历史时期之著作。柳溥庆编着,1934年版;

(7)《照相湿片之制版法》,同1柳溥庆编着,1934年版;

(8)《汉译印刷术总论及机械篇》,矢野道也着,陆地测量局译。

除上述出版的印刷专业书籍外,在中国近代民族印刷业崛起的这一历史时期◆,有不少印刷专业的文章发表在各种刊物上。择其要者,开列如下:

(1)《宋元释藏刊本考》,罗振玉着,载《永丰乡人杂着》,1920年版;

(2)《中国印刷发明述略》,戴文达着,张荫麟译,载《学衡》,1926年版;

(3)《五代监本考》,王国维着,载《中学季刊》,1923年版;

(4)《中国活字版考》,陶然着,载《国学专刊》,1926版;

(5)《中国印刷术沿革史略》,贺圣鼐着,载《东方杂志》,1928年版;

(6)《雷锋塔藏宝箧印陀罗尼经跋》,庄严,载《图书馆学季刊》,1926年版;

(7)《唐代刊书考》,向达着,载《中央大学国学图书馆年刊》,1928年版;

(8)《中国书籍装订之变迁》,李之琦着,载《图书馆学季刊》,1929年版;

(9)《中国印刷之发明及其传入欧洲考》,卡特着,向达译,载《北海图书馆月刊》,1929年版;

(10)《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中国印刷术的起源》,觉明着,载《中学生》,1930年版;

(11)《六十年来中国之出版业与印刷业》,陆费逵着,载《申报月刊》1932年版;

(12)《现存最古印本及冯道雕刻群经》,卡特着,向达译,载《图书馆学季刊》,1932年版;

(13)《中国印刷起源》,杨维新着,载《图书馆学季刊》,1932年版;

(14)《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西传》,载《图书评论》,邓嗣禹着,1934年版;

(15)《宋元刊本刻工名表初稿》,长泽规矩也着,邓衍林译,载《图书馆学季刊》,1934年版;

(16)《中国的印刷》,王云五着,载《文化建设》,1934年版;

(17)《我国之纸及印刷》,徐浣着,载《报学季刊》,1935年版;

(18)《五代两宋监本考》,王国维着,载《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上海1936年版;

(19)《宋孝宗时代刻书述略》,张秀民着,载《图书馆学季刊》,1936年版;

(20)《现代通用的印刷术》,刘龙光译,载《艺文印刷月刊》1937年第一期;

(21)《三色网线铜版的研究》,刘龙光着,载《艺文印刷月刊》1937年第二期;

(22)《珂罗版印刷谈》,钱树声着,载《艺文印刷月刊》第三期;

(23)《科学管理法和印刷》,林鹤钦着,载《艺文印刷月刊》1937年第五期;

(24)《谈制造活字铜模》,姚竹天着,载《艺文印刷月刊》1937年第五期。

从上列文章标题不难看出,有关印刷史的文章多刊登在《图书馆学季刊》上;有关近代印刷技术方面的文章则多发表在《艺文印刷月刊》上。而《图书馆学季刊》和《艺文印刷月刊》刊登的印刷内容的文章又绝非此数。客观上,还有许多印刷内容的文章散见於《美术生活》、《中国印刷》、《摄影周刊》等其它刊物上。譬如,柳溥庆先生撰写的《照相凹版术》、《摄制阳图的失败原因及其解决法》、《平版印刷术之基础》、《美国印刷技术最近之趋向》和《英国制版印刷术去年之进程》等文章,就分别发表在《中国印刷》、《中华印刷杂志》、《美术生活》、《摄影周刊》、《新闻报》等刊物上。可见,在中国近代民族印刷业崛起的推动下,中国印刷书籍和刊物的出版也显得异常活跃。同时,人们对中国印刷历史的研究和着述也提上了日程,并呈现出勃勃生机。无疑,这给中国近代印刷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和基础。

五、印刷管理

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在西方近代印刷术的传入和发展的推动下,随着中国近代民族印刷业崛起之时中国近代印刷工业体系的逐渐形成,″印刷管理″这门科学也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并加以实施。

提到印刷管理,人们会自然地想到印刷厂从厂长到车间、科室,以至工段、班组那些星罗棋布的组织机构,以及工厂围绕生产制订的那些规章制度和所从事的生产管理、品质管理、设备管理、经营管理、计划管理、技术管理、劳动管理、物资管理、经济核算等一系列活动。

不错,这些都是印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印刷管理绝不单单是这些具体的、基层的、主要是技术性的管理。国家政府机关对全国印刷行业的宏观管理,对印刷管理体制的形成、促使或制约印刷事业的发展,往往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中国近代的印刷管理是在西方近代印刷术传入和发展的影响下,在中国近代民族印刷业崛起中逐渐形成和完善起来的。就管理体制而言,与其说是仿照西方模式,不如说是近代印刷采用机械化规模生产的必然结果,换句话说,采用机械的工业化生产模式印刷,必然会导致与其相应的管理体制的出现。

(一)政府相关部门的宏观管理

政府相关部门对印刷业的宏观管理,是与对出版事业的管理联系在一起的。带有一定的指令性。这种针对印刷业制订的指令性法规,中国古已有之,而且历代相传。这是由於印刷所生产的产品是精神食粮,於国计民生乃至政权之巩固极为重要之故。譬如,公元835年(唐文宗太和九年),冯宿见到剑南等地市场上有私印历日在出售,为维护皇权,遂上疏请禁止民间私印历日。皇帝很快对冯宿的奏疏作出批复,″敕诸道府不得私置历日版″。这可算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印刷的宏观管理。此後,随着印刷事业的发展,历代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印刷的宏观管理越来越周密、细腻。到了清末,清政府鉴於因西方近代印刷术的传入、发展所造成的国内印刷业管理上的混乱局面,於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由清政府的商部、巡警部、学部会同鉴定、颁发了清朝政府的第一个关於印刷品的专门法规 《大清印刷物专律》。这部《大清印刷物专律》分大纲、印刷人等、记载物件等、毁谤、教唆、时限,共六章四十条。负责实施这一法规的中央机关是隶属於商部、巡警部、学部的″京师印刷注册总局″。地方则由各地的巡警衙门代理。主要任务是注册、印刷品检查和对违背法规者的惩处等。此外,近代与印刷有关的属於国家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宏观管理方面的法规,还有《大清报律》,民国时期的《民国暂行报律》、《报纸条例》、《出版法》等。

鉴於这些清规对印刷事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同时又考虑到纸墨之节简,本书仅以《大清印刷物专律》为例,全文收录如下:

大清印刷物专律

戊戌以後,杂志勃兴,即日报亦常装订成册,定价发售。故光绪三十二年六月,商部、巡警部、学部,会定《大清印刷物专律》如下:

第一章 大 纲

一、京师特设一印刷注册总局,隶商部、巡警部、学部。所有关涉一切印刷及新闻记载,均须在本局注册。

二、本律通行各直省。其余各项领土,即仰各地方该管官酌量办理。

第二章 印刷人等

一、凡未经注册之印刷人,不论承印何种文书图画,均以犯法论。凡违犯本条者,所科罚锾,不得过银一百五十元,监禁期不得过五个月,或罚锾监禁两科之。

二、凡以印刷或发卖各种印刷物件为业之人,依本律即须就所在营业地方巡警衙门,呈请注册。其呈请注册之呈,须备两份,并各详细叙明实在,及具呈人之姓名籍贯住址,又有股份可以分利人之姓名籍贯住址。

三、各该巡警衙门收到此种呈请注册之呈文纸後,即行查明呈内所叙情形,及各种列名人之行状,及所担负之责任。如该巡警衙门以为适当,即并同原呈一份报於京师印刷注册总局,并各以申报之日为该件注册之日。凡呈请印刷注册事,为各该巡警衙门所批斥不准者,无论如何情由,各该巡警衙门必须将所以不准注册之情由,详报京师印刷注册总局。凡各该巡警衙门申报呈请注册事於京师印刷注册总局时,即将准注册与不准注册之情由,明白牌示具呈人知之。

四、具呈人如以巡警衙门批斥不准之情由为不适当,可於牌示後十二个月以内,迳上京师印刷注册总局递禀上控;或亲身投处,或请代表人投处,或由邮政局投处。

五、呈请注册时,须随呈带缴注册费银十元。该费无论准否,即以五元充巡警衙门辨理一切注册之公费,其余五元由巡警衙门随同申报於京师印刷注册总局。凡因巡警衙门批斥不准注册事,而向京师印刷注册总局递禀上控注册事件者,无费。凡当缴之费,即依本律所载之数缴之;律上并不徵收丝毫浮费。

六、凡印刷人不论印刷何种物件,务须於所印刷物体上明白印明印刷人姓名,及印刷所所在。凡违犯本条者,所科罚锾不得过银一百元,监禁不得过三个月,或罚锾监禁两科之。

七、凡印刷人须将所印刷之物件,不论文书记载图画等,均须详细纪册,以备巡警衙门或未设巡警之地方官或委员随时检查。凡违犯本条者,所科罚锾不得过一百元,监禁期不得过三个月,或罚锾监禁两科之。如该衙门官员临时检查此等纪册时,如以所载不甚明白,则按本条所科之罚锾监禁或罚锾监禁两科之法减一半科之。

八、凡发贩或分送不论何种印刷物件,如该物件并未印明印刷人之姓名及印刷所所在者,即以犯法论。凡违犯本条者,即依本律本章第六条之罚锾,或监禁,或罚锾监禁两科之法科之。并将所有无印刷人姓名及印刷所所在之各该印刷物件充公或销毁,亦不问该印刷物件之可否印刷。

九、凡印刷人印刷各种印刷物件,即按件备两份呈送印刷所在之巡警衙门,该巡警衙门即以一份存巡警衙门,一份申送京师印刷注册总局。凡违犯本条者,所科罚锾不得过银五十元,监禁期不得过一个月,或罚锾监禁两科之。

十、凡违犯以上所载各条至第二次,即依以上所载各科条加倍科之。自此即依上文所载各科条,按所犯次数,处加所科倍数,甚或加至四倍以外。

第三章 记载物件等

一、所谓记载物件者,或定期出版,或不定期出版,即新闻业录等,依本律名目,谓之记载物件。

二、凡印刷或发卖或贩卖或分送各种记载物件,而该记载物件并未遵照本律所条向京师印刷注册总局注册者,即以犯法论。凡违犯本条者,即依本律第二章第二条科之。

三、凡欲以记载物件出版发行者,可向出版发行所在之巡警衙门呈请注册,其呈请注册之呈预备两份,并各详细叙明记载物件之名称,或定期出版,或不定期出版,出版发行人之姓名籍贯及住址,出版发行所所在,有股可分分利人之姓名籍贯及住址,及各种经理人之姓名住址。

四、各该巡警衙门收到此种呈请注册呈之後,即查明呈内所叙情形,各种列名人之行状,及所担负之责任。如该巡警衙门以为适当,即并同原呈一份申报於京师印刷注册总局,并以申报总局之日为该件注册之日。凡此种呈请注册事件,为巡警衙门所批斥不准者,各该巡警衙门仍当依本律第二章第三条办理。凡各该巡警衙门申报此种呈请注册事件於京师印刷注册总局时,即将准注册与不准注册之情由,明白牌示具呈人知之。

五、与本律第二章第四条同。

六、凡记载物件之注册费,与本律第二章第五条所载之印刷人等注册费一律。

七、经理记载物件出版之人,须将所出版发行之记载物件,每件备两份,呈送於发行所在之巡警衙门,并同时由邮局禀呈一份於京师印刷注册总局。凡违犯本条者,即援照本律第二章第九条科之。

第四章 毁 谤

一、凡印刷物件上关系毁谤者,即照下开各条辨理。

二、所谓毁谤者有三:(甲)普通毁谤;(乙)讪谤;(丙)诬诈。

三、普通毁谤者,是一种谤个人的表揭,或书写,或版印,或另用其他各法,令人阅而憎其人,恶其人,甚或其人因此而失官爵,失专业,或失其他各种生业。

四、讪谤者,是一种惑世诬民的表揭,令人阅之有怨恨或悔慢,或加暴行於皇帝皇族或政府,或煽动愚民违背典章国制,甚或以非法强词,又或使人人有自危自乱之心,甚或使人彼此相仇,不安生业。

五、诬诈者,是一种隐人的口语,或已出版,或藉出版相恫吓,或挟以为可以不出版向人要求财物等是也。

六、左开诸色人等,均於毁谤中有产不案者:(甲)作毁谤之人;(乙)印刷毁谤之人;(丙)谤件出版所之主人;(丁)谤件出版所之经理人;(戊)谤件之发卖人贩卖人或分送人。但本条所列之三种人,均须知情者。

七、关於普通谤者,可以民法刑法处分之。

八、凡依民事诉讼被谤情形,该诉人不必证明因谤而受损害,但须证明是谤非谤,俾承审官可依是非轻重决案,或判予被谤人若干赏金。

九、凡依民事诉讼被谤,而案经决定者,可以原案另依刑事诉讼,而业经决定者,不得再以原案依民事诉讼诉之。

十、无论以民法或刑法控诉普通谤於问案衙门,可准被控诉者将被控诉之情形证明实在以为非谤。无论事涉官事,事涉私事,要之所陈之词,须静候问官以为适当与否,事关公益及应刊布与否。

十一、依刑事诉讼控告被普通谤,而被告证明所控事件,并非有意挟嫌,甚或以原告并未因此损害为词,则问官可以被告所答之词为直。然此等案情,如依民事诉讼法,则被告所对之词,问官不得遽以为直;惟可因此等实在情形而减轻原告所要求之赏金。

十二、凡以刑事诉讼控告普通谤讪,如控告之人系职官,且照定例,控告人有权可以审判此等案件者;又控告人之官阶较崇於问官,且有权可以命令之者,均须禀请本管之督抚办理。

要而言之,控告人不得为问官,亦不得依官而向属官控告,如欲控告,必须向官阶较崇一级之官控告。即上控事件,亦依此类推。倘有官员擅违此制,被告可向京师印刷注册总局申诉。该总局即当据请商部会奏朝廷,察酌办理。

十三、遇有讪谤情形,不论军民人等,均应尽国民义务,将讪谤情形向最近之地方官报告,或报告於本辖官长。无论何种讪谤,如报告於地方官长,各该官长即可权衡其事,将一干人逮捕,并将所有各该讪谤物件查封,一面即将辨理情形申报於本省督抚。各该督抚,接到此等申报後,即行按照情形,查明实在;如果以为知觉,即派干事员开堂,将一干人提讯。

十四、凡讪谤事件审实惩办後,即将所有讪谤物件,按所犯轻重,或充公,或销毁,或发还,由问官临时定夺。

十五、凡记载物件,如审实有讪谤情形,除按上文所载各条办理外,所有印刷人、资本人,或经理人等,即不得再以印刷及记载物件等为业。

十六、凡犯讪谤事件审实後,即依本律办理,并不依他人所犯论罪。

十七、凡违犯上文所解说各条而审实者,依左开科判:

甲、凡科普通谤案,罚锾不得过银一千元,监禁不得过二年,或罚锾监禁两科之。

乙、凡科讪谤案,罚锾不得过五千元,监禁期不得过十年,或罚锾监禁两科之。

十八、凡再犯案件,即以初犯所科加倍科之。

十九、凡各种记载物件之经理印刷人,如曾经审实犯有讪谤案一次,普通谤案二次,或合伙诬诈案者,则各该人等所营业之记载物件,大清邮政可不为邮递,或另由定案地方之督抚审酌办理。凡记载物件之经理人、资本人、印刷人等,凡隶我法权而犯讪谤者,则获著作人或分送人审讯讯办後,大清邮政局将此等记载物件不为邮递。

第五章 教 唆

凡他人之著作,或出版印刷,或录入记载物件内,因而公布於世,致酿成非法之事者,不论所酿成之事为犯公法为犯私法,各该著作人俱依临犯不在场之从犯论。如此等著作尚未酿成犯法之事,即将著作人依所犯未遂之从犯论。

第六章 时 限

一、凡一切文书图画,或系书写,或系印刷,或用汉文,或用其他各文字,而发行或销售於皇朝一统版图者,在律即有治理之权。

二、本律奏奉朱批後,由京师印刷注册总局颁行,满六个月之後,即切实施行。[ZK)]於国家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对印刷业实行的指令性宏观管理之外,随着近代印刷企业的纷纷建立,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以″同业公会″为名的行业组织。这些行业组织拟定的同行企业需共同遵守的章程条款,虽不同於政府及相关部门所制订的法规,但也是经社会局等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由同行企业根据工商同业公会法共同组织、制订的行规,旨在维护本行业各成员之利益,带有宏观管理性质。这样的印刷同业公会,大到全国印刷中心上海,小到省辖县级,譬如江苏省吴县、武进县、无锡县等,均已成立。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近代民族印刷业崛起之势及发展概貌。兹以″上海市彩印业同业公会章程″、″上海市彩印业同业公会业规″为例,全文收录於後,以保留这段史料和帮助读者对本世纪三十年代初中国近代印刷业崛起之时有关同业公会状况之了解。

上海市彩印业同业公会章程

第一章 总 纲

第一条

第二章 会 员

第四条凡上海市区城内经营彩印业之同业均应依照本会章程加入本会为会员但以完全华商为限

第五条 入会之手续如左

一、本会会员二人之介绍经本会执行委员会之审查通过

二、填写入会志愿书

三、推派代表

四、缴纳入会费

第六条

会员之权利如左

一、会员与会员或会员与非会员间发生争执时有请求本会代为调解之权利

二、有请求本会规定价格并纠正破坏已规定价格及其他弊害之权利

三、有请求本会向政府呈请解除痛苦之权利

四、如有受屈情事有请求本会力争伸雪之权利

五、《HS2》

第三章组织

第十条本会以公司行号为本位每一公司行号得选派会员代表一人至二人以经理或主体人为限其最近一年间平均店员人数每超过十人时应增派代表一人由各该公司行号之店员互推之但至多不得逾三人

第十一条有左列情事之一者不得为会员代表

一、褫夺公权者

二、有反革命行为经法庭判决者

三、受破产之宣告尚未复权者

四、无行为能力者

第十二条会员代表如发生左列情事之一者得由本会执行委员会决议随时函请原选派之会员将其撤回另行改派

一、丧失国籍者

二、发生本会章程第十一条所列情事之一者

三、违背本会章程及决议案情节重大者

第十三条会员代表得由原选派之会员随时撤回另行改派但已当选为本会职员者除该代表已与原选派之会员脱离关系或丧失国籍或发生本章程第十一条所列情事之一者外在任期未满前不得撤回

第十四条 本会会员委派代表应给以委托书并以书面通知本会改派时亦同

第十五条 本会受上海特别市党部之指导并受上海市社会局之监督

第十六条 本会为上海市商会之会员

第四章职员

第十七条本会由会员大会就会员代表中选举执行委员十五人候补执行委员五人监察委员五人候补监察委员三人由执行委员互选常务委员三人并就常务委员中推定一人为主席由监察委员互选首席监察委员一人执行委员监察委员如遇有缺额时以候补得票最多者挨次递补其任期以补足前任期为限常务委员如遇有缺额时由执行委员补选之主席如遇缺席时由常务委员代理之所有本会委员均为名誉职

第十八条 执行委员及监察委员任期均为四年第二年改选半数应改选者不得连任前项第一次之改选以抽签定之但委员人数为奇数时留任者之人数得较改选者多一人以後交替改选

第十九条 执行委员如遇有左列情事之一者得开会员大会公决令其解任

一、因有不得已事故请求辞职者

二、旷废职务遇事推诿者

三、於职务上违背法令营私舞弊或其他重大之不正当行为者或由主管机关令其退职者

第五章会务

第二十条本会应办之事务如左

一、关於同业之调查研究改良整顿及建设事项

二、关於兴办同业教育及其他公益事项

三、关於会员与会员或非会员间争执经会员请求之调解事项

四、关於同业劳资间争执之调解事项

五、关於党政机关及商会委办事项

六、关於会员营业必要时之维持事项

七、关於会员营业上弊害之矫正

八、关於请求政府免除杂税事项

第二十一条本会分设下列各科会同主席及常务委员执行各项会务各科之委员由执行委员分任之

一、总务科 掌管文书及保管并其他不属於各科之事项

二、组织科 办理徵求会员及入会手续及开会员大会等事项

三、财务科 保管出纳本会财务及预算决算报告账略事项

四、研究科 研究本业关於技术之改良营业之进展及其他关於一切建设事项

五、调查科 办理一切调查及宣传等事项

六、调解科 《HS2》

第六章 会 议

第二十二条《ZK(#]会员大会每年於八月间开会一次由执行委员会召集之如执行委员认为必要时或经会员十分之一以上之请求得临时召集之[ZK)]  

二、《HS2》

第七章经济

第二十五条本会以下列各款收入为会费

一、会员入会费 每一会员三元

二、会员月费

甲、资本不满五万元者每代表一人每月纳费二元

乙、资本在五万元以上者每代表一人每月纳费四元

丙、资本在十万元以上者每代表一人每月纳费六元

三、《HS2》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六条本会办事细则另订之

第二十七条本章程经会员大会之议决并呈请本市社会局核准後施行之修改时亦同上海市社会局批 第一七三五七号

具呈人上海市彩印业同业公会呈一件为遵令将钧局修正业规缮具正本呈请备案由呈件均悉据送业规准予备案除转呈实业部

市政府函知市党部市公安局各法院既登载上海市政府公报外仰将前项业规轮流登载民国日报申报新闻报封面广告各三天并印发同业一体遵照切切此批业规随发

中华民国二十年十二月八日

局 长  潘 公 展

上海市彩印业同业公会业规

第一章总纲

第一条《HS2》

第二章定价

第四条同业承印工价规定如次

(甲)印纸不满五令者印工以小张开数为标准不得照令数计算

(乙)《HS2》

第三章营业

第五条同业须遵照本市工商业登记规则之财富迳呈社会局登记

第六条同业承接印件应先收定洋不得少於印件价格总数(包括纸张制版印工在内)三分之一

第七条承接印件应计算书样照相制版雕刻等费其原版除委托之顾客预有约定保存期间外由承印人随时销毁不得代他人翻印

第八条同业营业时应遵守以下各点

(甲)承接印件应一律加印代印牌号以资识别

(乙)同业特制之画图照片等件非经原制印人之同意不得照样翻印

(丙)承接印件应注意商标等项设有疑议时须向委印人取具证明书以杜纠纷

(丁)凡有妨害风化及宣传反动之印件同业不得承印

第九条同业间如有发生纠葛情事得报告本会代为居中调处以维感情

第四章处罚

第十条凡同业中有违反第二三章各条规定经调查属实者得由公会议具处罚制裁办法呈请 社会局核断

第五章附则

第十一条本业规遇有事实上发生窒碍时本会得呈请修改或迳由 社会局令饬修改之

第十二条本业规自呈奉上海市社会局核准之日施行会址

上海西藏路二马路口平乐里口

电话九五二九一号

二、印刷工业企业的微观管理

与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宏观管理相对应的是印刷工业各企业围绕生产与供销进行的具体的、生产经营性的管理,印刷企业中的生产管理、设备管理、技术管理、品质管理、数字管理、材料管理、成本管理、劳动管理、经营管理、计划管理等皆属之。这些管理,没有统一的规定和模式,各企业实施这些管理中所掌握的尺度也不尽相同。因其与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指令性宏观管理不同,不妨我们可称其为微观管理。客观上,它是印刷企业的企业管理。

印刷企业的企业管理,近代与古代有着明显的不同。这一方面是由於近代的印刷企业管理来源於西方,是当时西方现行的企业管理与中国新兴的近代印刷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另一方面,近代印刷企业管理是以机械化操纵为基本特徵的近代印刷企业为基础的管理。

因此,近代印刷的企业管理较之古代要复杂、细致的多,而且对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效益有着直接的、举足轻重的影响。各印刷企业、尤其是大型印刷企业对此都非常重视。仅以中国最大的民办印刷企业 商务印书馆和中国最大的官办印钞企业 度支部印刷局为例,简介近代新兴的印刷企业管理之梗概,以助读者对当时印刷企业管理状况有个大概的了解。

1.商务印书馆的企业管理

前已述及,商务印书馆之所以能以迅速发展,与因西方列强侵略中国所出现的西学东渐所引发的中国民族近代印刷业崛起之势,以及商务印书馆的决策者夏瑞芳等人的精明能干、管理有方有着直接关系。而後者指的正是商务印书馆的″企业管理″。

商务印书馆从建馆之日起,就非常重视对本馆的科学管理,注重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及时引进;不断地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不惜重金聘请国内外专家来馆指导和工作;经常派人到国外考察和学习;注重企业管理。在企业管理方面,典型事例是总经理王云五所推行的科学管理。

1930年,商务印书馆的总经理王云五亲赴欧美各国进行实地考察,旨在借鉴西方经验,加强和改革商务印书馆以生产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即进行科学管理的管理改革。王云五此次欧美考察长达九个月之久。回国後,首先举办工厂干部训练班,对商务印书馆的管理干部进行培训。训练班聘请了11名专家来讲授近代工厂的管理知识,使受训者成为熟悉近代印刷企业管理、推行科学管理的骨干力量。前後受训者多达110余人。

王云五推行的科学管理,实际上是经过改进了的″泰勒制″。实施泰勒制,可以使劳动者的潜能发挥到最大限度。

″泰勒制″的创始者是西方著名管理学家泰勒。他把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运用於管理,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组织管理过程,科学地分析和研究了工人劳动时间的运用和生产效率,提出了影响生产效率的原因和促进生产的管理措施,形成了近代管理的″泰勒制″及其学说。

王云五在商务印书馆推行的以″泰勒制″为基础的科学管理,尽管在编译所受到了理所当然的抵制,王云五推行的科学管理,是针对印刷工厂的生产、物资、劳动、计划等方面的,不适宜编译等部门,在编译所受到抵制是理所当然的。

但在印刷工厂的物资管理、生产管理、劳动管理、计划管理诸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益。表14-5提供的数字显示,减人增产十分明显。即:1932年用了(以1929年为100%)47%的设备和43%的工人,即可完成157%的排字量和185%的印刷量。从工人的生产效率讲,1932年的中文排字量是1929年的334%;印刷1932年则是1929年的430%。当然,王云五推行的科学管理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一些问题。譬如,减人增产意味着一些工人要退下来改行从事其它工作,这同今日之下岗再就业无实质性区别,这就需要做工人改工种的培训工作。商务印书馆印刷工厂的组织机构等相关内容,在本章第一节有所涉及,此处从略。

2.度支部印刷局的企业管理

度支部印刷局是清末建立的设备、技术都非常先进的大型印钞企业。因其采用近代印刷设备和技术,设备、技术均由西方引进,故建厂伊始即采用了近代的印刷管理。

初建时的度支部印刷局,在总办、帮办之下,设事务、工务二所。事务所下设书记、庶务、存储、会计、守卫五个科;工务所下设制版、印刷、制色、完成、机器五个科。随着印刷局基建工程的完成和生产业务的发展,到1912年陈秉鉴任总办时,为适应雕刻钢凹版印钞的需要,对原组织机构进行了一次调整,将事务所、工务所,改称总务科、技术科,下属各科改称课。总务科下设七课;技术科下设六课。各课不设课长,只设课员一人,负责管理课内事务。各课下再设若干室(组)。室(组)长多寡,视工作繁简而定。

调整後的机构设置,见图14-12。

1914年3月,张德薰任财政部印刷局局长,1912年民国建立,度支部印刷局改称财政部印刷局。1913年将原局领导总办改称局长。张德薰系前清鄂垣矿化专业学校毕业,有着多年的办厂和经营管理经验。接任财政部印刷局局长之日,恰逢该局工房大楼竣工和第一套用钢凹版刻印的钞票 殖边银行兑换券成功之时。致使其雄心倍增,积极设法扩大营业、增加生产。他在企业管理上采取的措施是扩充人员、更新设备、实行奖金制度和对工人严格管束等。同时在生产上进行技术改革和减少繁琐的生产手续。张德薰在企业管理上的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他任职期间,印刷局的生产经营兴旺,工人生活也相对稳定。到1914年底,印刷局的职工人数已增至882人。此後,张德薰又从孤儿院选录工徒和从社会上通过考试招收徒工,全局人员迅即增至一千八百余人。此时的印刷局,生产繁忙,加班工时增多。工人因加班工作收入也随之增加,甚至加班费比工薪还多。工人生活因此也得到改善。与此同时,张德薰还在印刷局实行奖金制度。

0557.jpg (20483 bytes)

图14-12 1912年调整後的机构设置图

1915年2月12日,张德薰根据上年度营业发展、已有盈余的情况,向财政部呈文,请求发给本局员工1914年度奖金。呈文说:″……,查造币厂订章,年有盈余,各员司、匠徒等均给予'奖金',正所以鼓励人心之意……故在本局盈余下按照月薪均摊。员司提给两个月,组长、匠徒、夫役等提给一个月工薪″。《北京印钞厂简史》第20-21页,俞洪、高长福、王秀云执笔撰写。财政部於当月即批准了张德薰的呈文,但在奖金数额上有些许更改,云:″该局工作较少,而薪工(工薪与加班费)较多,姑准员司按一个月薪水,组长、匠徒、夫役按十日工资计算发给″。此为财政部印刷局对员工实行奖金制度的开始。

1915年4月26日,财政部订立了″官营员司奖励章程″,令财政部印刷局遵照办理。张德薰参照章程之规定,提出了印刷局月薪不足六元的工徒,三个月调升;员工半年加薪一次;年终如有盈利,员工可分花红等办法,并付诸实施。

在张德薰采用奖励制度等一系列强化管理之下,财政部印刷局营业兴旺,活源充足,工人生活比较稳定,劳资关系较好。其间,设立造纸处,自制包封纸,免去此项进口开支;从美国购进部分机器设备,增加生产;部分产品获得1915年农商部国货展览奖(特等奖两种,一等奖两种,二等奖一种,共五种产品获奖);雕刻钢凹版制品″共和纪念兑换券″、″邮票″、″本局大楼景″和″天坛景″荣获″国际巴拿马物品赛会奖″(图14-13)。

0558.jpg (26505 bytes)

图14-13 荣获国际巴拿马物品赛会奖奖状

张德薰锐意改革,於1915年5月向财政部呈文,请求去美国考察美京印刷局的管理方法和印刷技术。呈文说:″查印刷局制印各种票券及有价重要物品,其印制手续如邮票、印花税票之穿针、打眼各票券,用小刀裁切须经七次之繁。关於印刷者良非浅鲜向以外洋印刷研究有年,机器发明,印工精美,手续简速,欲图方法非前往考察不可……,以采彼之长,补我之短,为改革的地步也″。

经财政部批准,张德薰於1915年6月14日率团赴美考察,9月20日回国,长达三月有余。此次考察虽因美京印刷局技术保密导致生产技术方面无大收获,但在防伪、安全保卫等管理方面却收益不浅。张德薰也因此获得民国政府1915年颁发的嘉禾四等奖章。

在二十世纪初,″科学管理″在中国新兴的近代印刷企业中还处於朦胧之中,各近代印刷企业的管理体制还远没有达到″科学″的程度,一些印刷企业的领导者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商务印书馆总经理王云五和财政部印刷局局长张德薰在商务印书馆和财政部印刷局进行的管理上的改革所获得的成功,既反映了当时中国近代印刷企业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发展情况,又显示了科学管理在近代印刷业发展上的重要性,对中国近代印刷企业管理体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您现在的位置·目录 - 近代篇 - 第十四章 - 第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