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高占祥先生序

印刷──文明的播种机

我研究和论述过许多文化现象,但却无意中忽略了“印刷文化”。这之于我真是万不应该。因为我当过印刷工人,从事过印刷工作。如今一想,那浩如烟海的古籍图书,各学科领域的科研成果,现实生活中的一报一刊,有哪些能与被誉为“文明之母”的印刷无关呢? 孙中山先生把印刷列为人生不可缺少的五大要素──食、衣、住、行、印刷──之一,并说“人类非此无由进步”。这真是至理名言。

印刷是工艺技术,属科技文化范畴。印刷又是应用技术,应用技术离不开相关科技和物质条件的支持。就印刷术的发明而言,她既离不开新石器以来彩陶拍印、织物印染、雕石墨拓等长期造就的雕刻与转印复制技术的支撑,也离不开文房四宝及刻版刷印工具等物质条件的配合,更少不了社会文化对她的需求。印刷术是在社会文化的长期孕育中诞生的。

印刷又是工业,是生产精神食粮的特殊工业,她以对人类语言作纵向和横向延伸,以及积聚和传承人类智识的特殊功能,而成为人类进步事业的推动力。古代的中国,由于拥有众多发明和发达的印刷术而成为令世界瞩目的文明古国。中世纪的欧洲,由于传入了中国发明的印刷术而激发了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继而在世界范围内使社会文化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人类也因此进入了更加文明与发展的新时期。印刷术本身在这场社会文化的历史变革中,由于融入了机、光、电、化学等最新科技成果而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达到了除空气和水之外,可以在任何不同形状的材质上进行印刷的程度。科技等相关物质文化正不断促进着印刷文化的发展。

几天前,几位印刷界的老朋友来访。老友重逢,倍感亲切,谈话中少不了对往事的回忆。谈到我15岁进印刷厂当学徒,在印刷厂工作了20年,后几经辗转,最后落脚于文化部、中国文联,成了一名文化人。我一生同印刷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对印刷与文化有着特殊的感情。

来访的朋友均年逾花甲,毕生从业印刷,在印刷与出版方面颇多建树。他们出于使命感,在有关领导和众多学者支持下,正在编纂长逾百万字、时跨五千年、具有填补历史空白意义的《中华印刷通史》。这部《中华印刷通史》在记述印刷源流、传承印刷文化方面的史料价值和精神文明建设之功效,将是巨大的和深远的。我能先睹书稿,真是万幸,我要对老友们诚挚地说一声,谢谢你们了!

以上数言,权且作序。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 高占祥

1998年5月5日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