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目录 - 当代篇 - 第二十一章 - 第一节



第二十一章 包装印刷及商业印刷

    在现代的文明社会中,一切涉及图文复制的领域,都有印刷 术的应用。除了书刊、报纸印刷以外,印刷术应用最多的要数包装印刷及商业印刷了。

    像图书、杂志、报纸、地图等出版物,既是印刷加工的产品,也是在社会上流通的商品。而 包装印刷的产品,虽然是印刷加工出来的,但它不是独立的商品,而是附加在被包装的 产品身上,只是对被包装的产品起保护作用、美化作用和宣传作用的印刷品。

    至于商业印刷品,更是随处可见,比比皆是。像练习本、日记本、表格纸、信纸及 办公用品等,都是通过印刷加工出来的。从这里可以看到印刷术对于人们日常生活如同布粟 一样是须臾不可离开的。

第一节 包装印刷

一、包装印刷的范畴

    包装印刷是随着社会的商品生产的发展而出现的。为了保护商品,便于运输,要求商品 进行包装;为了标志商品、宣传商品,美化商品包装,就有了包装印刷。一句话,大凡 是有商品生产的部门,就需要商品包装,也就有包装印刷的应用。像轻工业产品、纺织 品、食品、药品、饮 料、烟酒、日用工业品以及家用电器等,这些产品往往要用到商标、标贴、包装的纸盒、纸 袋、瓦楞纸箱、塑料袋、纸塑复合软包装袋、纸铝箔复合材料软包装袋,印铁桶、印铁盒、 印铁罐以及不胜枚举的产品说明书等,都是包装印刷的范畴。

二、包装印刷的特点

    人们之所以把包装印刷从印刷大家族中同其他印刷区别开来,是因为包装印刷有着同其 他印刷不同的几个特点。

1.包装印刷品价值的依附性

    包装印刷是为商品流通服务的,没有商品的流通,就用不着商品的包装,当然也就不会有 商品的包装印刷了。

    商标、标贴、空的纸盒、空的罐头桶,它们只是用于商品包装的印刷品,但不是商品。只有把 包装的印刷品依附于被包装的商品之上,并在被包装的商品的整体价值之中,才能体现 出包装印刷品的价值来。

    由于包装印刷品价值依附性的这个特点,使得人们在很长的时期内,对包装印刷的 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它的发展没有给于必要的支持。包装印刷服务的主要对象是 轻工业 产品,然而在轻工系统众多的门类中,像造纸、日化、五金、食品、陶瓷、玩具、制革等在 计划经济体制下,都 有行业管理,唯独为这些行业产品服务的包装印刷没有自己的行业管理,以致相当多的 包装印刷厂处于各自为战的境地。其实包装印刷品,虽然不具有独立商品的价格, 但并不意味着,在流通的商品价值中,包装印刷品的价值是无足轻重的,相反,无数的 事实也说明,一件制做完美、印刷精良的包装印刷品能使被包装的商品大大增值。六十 年代中期以后,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在轻工业系统相继成立包装工业公司,八十 年代初中国包装技 术协会包装印刷委员会在上海成立,1984年轻工业部又成立了中国包装总公司(后又改为包 装印刷联合总公司)。组织管理的加强,表明了人们对包装印刷品价值重要性的认识有 了提高。

2.包装印刷品的艺术特点

    包装印刷品虽不是独立的商品,但对于美化商品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包装印刷品具 有艺术特点,人们对此的认识也是有一个过程的。五十年代以前的包装印刷厂,规模都 很小,设备也 比较简陋,仅仅承印一些商标之类的印刷品,工厂一般没有商标设计部门。六十年代以后, 随 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印刷厂不但能印制,还要能设计。在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包装 印刷厂里,逐渐成立了专业的包装设计部门。1982年,据45个城市176家包装印刷 厂统计,在76882人员中,从事包装设计的人员有794人,占1%还多一点。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5000年的文化积累;中国又是一个土地广袤的多民族国家,56个 民族的不同风格,960万平方公里上辽阔的地域特色,这些都是包装设计艺术创作的智慧 源泉。一件精美的包装,既是印刷产品,也是工艺美术设计师精心创作的艺术品。

3.包装印刷品的印刷多样化

    社会上有多少种商品,包装印刷品就会有多少种面目出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 品包装印刷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随着包装用材料的多样化和印刷技术的发展,必然导 致包装印刷方式的多样化。

    五十年代以前,包装用料主要是纸制品,印刷方式也比较单一,主要是凸版印刷。八十年代 以后 ,随着电子分色,激光照排技术的应用,胶印逐渐取代了凸版印刷,成为包装印刷的主 要方式。在七十年代以前,纸张凹印主要用于书刊印刷,后来也逐渐被平版印刷取代。虽然 凹印在书刊方面失去了阵地,但作为四种基本印刷方式之一的凹印,仍然有它强大的生命力 ,八十年代以后,各种 塑料薄膜及复合包装材料用之于食品包装,使凹印在包装印刷领域里又找到了更加广阔 的市场。继之柔性版印刷,网版印刷以及具有优良防伪功能的激光全像印刷,都在包装 印刷方面广泛应用。进入九十年代 以后,在印刷领域里,应用印刷方式最多,发展速度最快的就是包装印刷。

三、包装印刷的功能

    包装印刷有以下各项功能:保护商品、方便运输、美化商品、宣传商品,增加商品的附 加值。

    应该说,人们对包装印刷的这些功能,不是一开始都有明确认识的。六十年代以前,习 惯 在计划经济下生活,人们的商品意识还比较淡薄;反映在商品的包装上,因包装不善每 年要损失几十亿元,出口商品损失更为严重。对美化商品、宣传商品的功能,也没有足够的 重视。

    八十年代以后,中国由计划经济开始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的结果不仅外国商品 进入中国市 场,中国商品也走出国门迈向世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的商品仅仅由于包装印 刷的水平不高,致使中国的传统优质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蒙受重大经济损失。严酷的事实使 人们逐渐认识到包装印刷绝不仅仅是对商品进行包装而已,除包装之外,更重要的是美 化商品,提高商品外在形象的艺术品位,扩大商品的宣传效果,增加商品的附加值,俗话说 :“货卖一张皮”,就是这个道理。

    商品经济在发展,人们对包装印刷的特点与功能以及它在商品流通中重要性的认识也在 逐 渐提高,一方面注意了包装印刷的设备更新,采用先进的印刷技术,另一方面也加强包 装印刷的行业管理,制订了有关包装印刷的品质标准,从1985年开始,每年进行一 次包装印刷品的品质评比。经过10多年的努力,中国包装印刷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 高,市 场上琳琅满目的商品,被五彩缤纷的包装打扮得更加光彩夺目,中国包装印刷的产品中 ,有不少优质产品,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赞誉。上海人民印刷八厂于1988年印制的“中国特 级安酒”包装,以独特的民族风格,突出的印刷效果,荣获第十五届亚洲之星和法国巴黎之 星大奖。

四、包装印刷的发展

1.五十年代包装印刷的重组

    五十年代初,中国的经济还比较落后,包装印刷不仅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就是在整个 印刷 行业里,其规模和技术装备也是处在书刊、报纸印刷之下。只是在东部沿海几个工业城市 里有一些承印商标、纸盒之类的作坊式的小印刷厂。五十年代初,政府对印刷行业进行大规 模 的 调整。那时的印刷业普遍以凸版印刷为主,在凸版印刷中又以小型圆盘机、方箱机印刷为多 。在调整中把拥有对开以上的凸版印刷机规模大一些的工厂,作为书刊印刷厂,实行公私合 营;对那些只有小规格印刷机的小厂,实行合作化,或者以中心厂带小厂的办法,把它们组 织起来。对于规模较大的书刊厂则划归出版系统;对众多小厂则划归轻工业系统或手工业系 统。政府鼓励这些小厂自愿联合,实行联营,以求达到一定的规模化生产。这样一来,包装 印刷与书刊印刷就分属两个不同的管理系统。

2.包装印刷行业在发展

    经过五十年代的调整和重祖,特别是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和合作化,在上海、北京、天津、 沈 阳、武汉、广州、重庆等大城市出现了一些初具规模的专业或兼业包装商标印刷厂。这 是中国印刷业行业的大分工,于是在大城市里出现了以出版物印刷为主的书刊印刷业和以商 标印刷为主的包装印刷业。但是对于包装印刷厂来说,他们的外部条件就远不如书 刊印刷厂了。虽然在地方的轻工业厅(局)领导下是计划经济,但他们得自己找活源,自己找 原材料,实际上处于自发状态。在严格实行自上而下计划供应的大环境下,依靠“三自”而 生存的包装印刷企业,他们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

    六十年代以后,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轻工、纺织、食品以及对外贸易等方面对包装印 刷 的要求与日俱增,品质要求也更高。社会的需求是推动生产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稍具规 模 的包装印刷厂相继建立照相制版、美术设计、设备维修等部门,印刷设备也逐年更新,用平 台机取代圆盘机和方箱机。

3.大城市成立包装印刷公司

    1965年,北京市第二轻工业局率先成立起包装装潢印刷的专业公司——北京市包装装潢工业 公司。这是在大城市里包装印刷在行业管理上迈出的决定性的一步。

    从1966年开展“文化大革命”以后,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被说成是资本主义,包装印刷品 被说成是“封资修”的货色。不少从事包装印刷的工厂,门庭冷落,被迫停工转产。北 京市包装装潢工业公司被撤销了。

    “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国 民经济进入了全面持续发展的历史时期。经济的增长,文化事业的繁荣,给包装印刷业 带来了勃勃生机。继北京市包装装潢工业公司恢复之后,上海、天津、沈阳、广州等城市也 相继成立了包装装潢工业公司。

    中国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工业企业一般都是按系统自上而下归口 统一管理。由于包 装印刷业分散在轻工、手工业、外贸、出版等不同系统,很难实行统一归口管理,这 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包装印刷业的自身发展。

4.“五市一厂”的横向交流

    为了加强同行业之间的横向联系和交流,北京、上海、天津、广州4城市的包装印刷业 于1964年9月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商标印刷经验交流会。第二次交流会于1965年8月在北京召开 ,沈阳包装印刷也派人参加。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包装印刷受到冲击,一度处境 困难,经验交流会也难以举办。直到1975年11月在广州才继续召开第三次经验交流会。“ 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1977年9月在沈阳召开了第四次经验交流会。第五次会议在天津召 开,第六次会议在广州召开。1980年10月在北京召开第七次交流会时,出席会议的已由北 京、上海、天津、沈阳、广州五大城市的包装装潢印刷公司扩大至无锡外贸印刷厂。“五市 一厂”出席单位68个,代表118人。

    为了推动“五市一厂”包装印刷品质的提高,交流会还评选出优质产品,如北京市的 《蜂王精》药盒,《烤鸭》包装盒,上海市的《宇宙》毛巾盒、《大白兔》糖果袋,天津市 的《芦台春》酒盒,广州市的《珍珠酒》标贴,沈阳市的蘑菇罐头标贴,外贸无锡印刷厂的 茶具大包装盒等。

    “五市一厂”的经验交流会,与会单位虽然没有包括全国所有的包装印刷企业,但这种跨部 门、 跨地区的横向交流,对于提高中国包装印刷的整体水平,还是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5.包装印刷行业的纵向联系

    1980年10月,中国包装技术协会宣告成立,1981年3月包装技术协会所属包装印刷委员会也 在上海成立。因为有了包装印刷行业的联系纽带,原“五市一厂”每年举办的经验交流会在 完成它的历史使命以后,从此停止活动。

    包装印刷委员会成立以后,立即组织人员对19个大城市的包装印刷行业的生产状况、技 术装备、原材料来源及消耗情况、经营管理分别进行了调查。这次调查虽然只是在19个城市里进行的,但估计调查面占全国包装印刷业的90%以上,对全国包装印刷行业的基 本情况,有了一个初步了解。

    包装印刷委员会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提出了包装印刷的发展方针:巩固凸印,发 展胶印和凹印,重点放在制版上,大力发展彩色大面积印刷,发展白板纸印刷和复合包装材 料印刷。

    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全国包装行业处于条块分割状态,多头领导,缺乏行业的 系统管理。包装印刷委员会虽然只是一个民间组织,但它的成立,特别是它所做的调查工作 和提出的发展方针,无疑对中国包装印刷行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有力的推动。

6.八十年代新的起飞

    据包装印刷委员会的统计,到1986年,全国包装印刷企业总数已达5325家,其中装潢印 刷 厂3800家,纸箱纸盒印刷厂1245家,印铁制罐厂150家,复合包装印刷厂130家,职工人数66 .3万人,年产值79.27亿元,而同一年全国书刊印刷厂180家,年产值仅17.62亿元。1982年 时,包装印刷的年产值还低于书刊印刷的年产值,时隔4年包装印刷的产值已高居 书刊印刷产值的4.5倍,成为中国印刷工业中发展最快、实力最强、产值最高的一个领域。

    八十年代是中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给包 装印刷 行业带来了空前繁荣,包装印刷工业为国民经济创造价值的重要作用也为更多的人所承 认。为了加强轻工业系统包装行业的领导,轻工业部于1984年6月成立了包装公司,1986年4 月改为轻工业部包装印刷联合总公司,总公司受轻工业部委托,对全国轻工业系统的包装印 刷、纸箱纸盒、印铁制罐和复合包装等实行行业管理。负责编制并实施行业发展规划,组织 推广和应用新技术,制订产品标准,监督与检测产品品质,传递科技资讯等。同时,总公 司 又是经济实体,具有法人资格,负责供应与分配包装印刷设备、原料、器材。总公司根 据行业的特点与发展的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跨地区跨行业的经济联合。到1995年,参 加总公司经济联合体的单位已达103家,对联合体的成员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做到:政治 上平等,组织上自愿,经济上互惠,管理上民主。在联合体的成员中,省、直辖市、自治区 一级的公司就有45个,企业有 30多家,其中有造纸厂、油墨厂、塑料原料厂、铝材厂、PS版厂、聚丙烯薄膜生产厂、电化 铝厂以及印刷机械制造厂等。

    发展包装印刷,特别是发展高档彩色印刷,其中用纸是关键,为此造纸厂每年需要消耗 大量木浆用于造纸。然而中国是一个木材资源贫乏的国家,为了缓解高档纸张供应的紧张状 况,轻工业部包装印刷联合总公司发挥集团优势,每年从国外进口一批木浆,分配给成员单 位中几家造纸厂,加工成铜版纸,然后再分配给成员单位中一些印刷厂使用。进口1吨铜版 纸的钱,可买1.5吨木浆供国内生产1.8吨铜版纸。总公司由过去进口铜版纸改为进口木浆了 。这样一来,不仅节约了外汇,印刷厂降低了生产成本,造纸厂也有了原料,一举两得。

7.包装印刷的品质管理

    经国家技术监督局和轻工业部批准,包装印刷联合总公司于八十年代后期陆续在上海、北京 、天津、杭州等地建立包装印刷、纸箱、纸盒、复合软包装、印铁制罐等质量检测中心站 。并于1989年先后制订出包装印刷、瓦楞纸箱、印铁制罐等品质检测标准和分级规定。品质 等级分为A级优 等;B级良好;C级一般;D级可用。考虑到包装印刷品除了保护商品功能以外,还有美 化商品、宣传商品的作用,它既是印刷品,也是艺术品,所以除了采用科学仪器检测以外, 还要在国家技术监督局和轻工业部领导下,请专家评定,聘请包装印刷行业有名望的专 家组成行业评定委员会,采用科学检测与专家评定相结合的办法对送评产品进行评定。

    1988年8月轻工业部包装印刷联合总公司在牡丹江召开包装印刷品质评比会议。来 自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包装印刷企业,送评的产品316件。评委会采用理化 指标 检测与评委外观目测相结合的办法,对产品逐一进行打分评定,评出1988年包装印刷平 印、凸印、凹印、印铁4大类行业优秀产品,及申报部优产品。

    从1985年到1991年7年共评出国优产品4件,部优产品145件,行业优秀产品505件。国优产 品获国家银质奖,见表21-1。

    到1990年止,全国轻工系统中上海凹凸彩印厂、上海人民印刷八厂、北京市彩色印刷厂、无 锡彩印厂、北京纸箱厂、北京包装装潢制品厂、天津印铁制罐厂、昆明彩印厂、武汉印刷厂 、佛山市彩色印刷厂、保定工贸联营纸箱厂、上海人民印刷十一厂、浙江平湖印刷厂、青岛 印刷厂、广州东方纸箱厂、广州羊城纸箱厂、深圳嘉年印刷包装有限公司、上海人民塑料印 刷厂、深圳百士特塑料彩印有限公司、大连塑料彩印厂、厦门包装厂、石家庄复合软包装厂 等22家包装印刷企业被批准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

表21-1包装印刷国优产品获奖名单

国优产品名称 生产厂名 获奖时间
飞鹰牌胶粘带 天津胶粘带厂 1986年
茅台酒盒 上海人民印刷八厂 1987年
凹印挂历 上海人民塑料印刷厂 1988年
西兰花高档包装塑料印刷品 中山市包装印刷工业集团公司 1989年

8.包装印刷的产值

    自八十年代以后,中国的书刊印刷和包装印刷,虽然都在快速发展,但相比之下,包装 印刷工业发展得更快一些。从《中国印刷年鉴》1980—1995年10多年的不完全统计数字的 对比中,就可以看得出来,见表21-2。

表21-2  1980~1993年书刊印刷与包装印刷统计数字对比

印刷厂家数 人  数 产值( 亿元)
书刊印刷 包装印刷 书刊印刷 包装印刷 书刊印刷 包装印刷
1980 *1 176 139 82528 63000余 8.6536 7.8
1982 *1 175 176 130149 76882 13.28 8.64
1985 *2 180 5138 133897 580000 17.84 63.9
1986 180 5325 136432 6630000 17.62 79.27
1989 176 5400余 131463 700000 21.19 100
1993 *3 1128 6000余 204632 740000 125.75 176
1995 *3 997 6060 200000 745000 128.2 225

注:*1:1980~1982年包装印刷还没有全国系统统计资料,仅从 部分城市统计而得。*2:从1985年开始轻工业包装印刷系统在全国县以上统计。*3:从九十年代开始新闻出版署对全国书刊印刷厂实行定点制度,书刊印刷厂数 量大大增加了,产值中包括部分印刷厂非书刊印刷成份。

    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经过10多年的发展,沿海城市的包装印刷企业,无论是在生产 规模,还是在技术装备水平方面,已具备了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能力。包装印刷行业为轻工 业产品配套率达80%以上,在轻工、纺织、家用电器等行业出口产品的价值中,包装印 刷品的价值要占10~20%。轻工业各类工业品产值按序排列,包装印刷的总产值名列前9 名。包装印刷在为商品流通服务中,不但实现了自身的经济价值,还在美化人们生活, 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您现在的位置·目录 - 当代篇 - 第二十一章 - 第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