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第十三章 近代印刷术的传入和发展近代印刷术,主要包括以铅活字排版直接印刷和以铅活字版为母版,采用泥版或纸型翻铸成 复制版,以及照相术用于印刷制版后产生的照相铜锌版进行印刷的凸版印刷术;以石版、珂 罗版和照相平版、间接印刷的平版印刷术;以雕刻凹版和照相凹版(影写版)进行印刷的凹版 印 刷术。这些近代印刷术在十九世纪初开始的百余年中陆续传入中国,并在民族危亡之际和中 华 民族与外国侵略者的抗争中得以迅速发展。其传入时间,一般均以在中国本土用西方铅活字 制作技术制作中文铅活字的1807年为始。客观上,西方近代印刷术传入中国的时间和用西方 近代印刷术研制中文铅活字,以及采用近代凹版印刷技术印制中国地图和图画,均比在中国 本土制作中文铅活字的1807年为早。在西方近代印刷术传入中国的时间问题上呈现着相当复 杂的情况。 凸版印刷术,是用图文部分高于空白部分的凸版进行印刷的工艺技术。中国发明并延用一千 多年的传统印刷──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皆属之。本节所讲的凸版印刷术,专指由西方传入 的西方近代印刷术中的凸版印刷术。西方传入中国的近代凸版印刷术,按其传入时间先后, 有铅活字版印刷,以铅活字版为母版的泥版翻铸铅版印刷、纸型翻铸铅版印刷和照相铜锌版 印刷。其中,以铅活字版直接印刷传入为始。 铅活字版直接印刷工艺,主要由字模镌刻、铸造铅活字、拣字排版、装版印刷等工序组成。这一工艺技术传入中国,印刷中文书刊,首先要解决中文铅活字的制作技术问题。中文铅活 字制作的研究,早在铅活字印刷术传入中国之前已经开始,现知最早的含有由活字排印的汉 字的西文书籍是《中华大帝国志》,时在1585年。《中华大帝国志》中使用汉字甚少,没有 引 起人们的广泛注意。1696年,德国柏林出版了德文版Ch.Mentzel所着ChTonologia Oder Zei t-Register Chinesischen Kayser一书。该书正文收入中国清朝康熙大帝以前所有皇帝的中 文名称。可见,早在十七世纪末,西方国家已经用西法在研制中文铅活字的制作技术了。韩琦着《十九世纪上半叶西方人对中文活字之研制》,载《活字印刷源流》267-269 页,印刷工业出版社1990年版。此后,1804年英国伦敦出版的巴罗(Sir John Barrow, 1764-1848)着《中国游记》一书中, 也穿插着一些汉字,并于汉字后附有英文意译(图13-1)。早期西文书中的汉字,字体歪斜, 很不美观,质量上与中国乃至东方各国制作的金属活字是无法比拟的。
铅活字版印刷术,是用铅活字排成完整版面进行印刷的工艺技术,中国古已有之。所不 同者, 西方传入的近代铅活字印刷术的铅活字,是用铅、锑、锡三种金属按比例配比熔合而成, 机器印刷。是一种比中国传统的铅活字印刷术更为先进的印刷术。其传入时间,一般均以马 礼逊在广州雇人刻制中文字模的1807年为始。 1.铅活字版印刷术的传入 1805年(清嘉庆十年),英国伦敦布道会选派基督教新教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 17 82-1834)来中国传教,1807年9月8日到达广州。这是西方殖民国家首次派遣新教传教士来华 。在中国传教,急需中文圣经,且宜通晓中文。于是,马礼逊继续致力于学习汉语(当时马 礼逊是欧美通晓汉文汉语的三人之一),仿效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并译成汉名"马礼逊" ,开始在广州秘密雇人刻制中文字模,制作中文铅活字。马礼逊的行为既为基督教旧教所忌 恨,又为清朝政府所严禁,后为官府得知,刻字工人害怕招来灾祸,才将所刻字模付之一炬 ,以求灭迹。这使马礼逊的事业遭受重大损失和挫折。幸因马氏当时兼任东印度公司翻译而 未 被驱逐。马氏此举,是在中国本土采用西方铅活字印刷术制作中文字模、浇铸中文铅活字之 始,故史学界将其作为西方近代印刷术传入中国之始。 1814年(清嘉庆十九年),马礼逊重操旧业,继续用西法制作中文字模和铅活字。为避免重蹈复辙,乃派助手米怜(Dr.William Milne)及新收华人教徒蔡高(一云蔡高和梁发),到马六甲 设立东方文字印刷所,并于1819年(清嘉庆二十四年)排印了第一部《新旧约中文圣经》。此乃西方近代铅活字印刷术较早用于中文的排印。与此同时,英国人马施曼(Dr.Joshus Marsh man)在印度学习华语,于1815年(嘉庆二十年)在槟榔屿 张树栋、张耀昆着《中国印刷史简编》,百家出版社1991年版。译印《新旧约圣经》,因托汤姆氏(P.P. Tnoms)在澳门铸刻字模,浇铸中文铅字。这是 早期在中国本土用西法制作中文铅活字的又一尝试。此后,西方各国纷纷效仿,研究制作中文铅活字。数十年间,英、美、法、德等国家均潜心研制,但皆成效不大。直到英人戴尔(或译作台约尔)采用铸刻 钢模,用钢模冲制铜模,再用铜模制作活字,中文铅字的研制才出现了突破性进展,到姜别利发明电镀(铸造)法,可以说,中文铅活字的制作技术方趋于成熟。 2.外国人对中文铅活字制作的进一步研究 西方铅活字印刷传入中国,在中国印刷中文书刊,首要的,是数以万计中文铅活字的制作问题。1807年马礼逊在广州、1815年马施曼托汤姆氏在澳门雇人镌刻中文字模,首开其端。其后,西方各国纷纷效法。大致情况,概要如下: 1827年8月,英国牧师戴尔来到槟榔屿,开始研制中文铅活字。1828年到达马六甲,从事印 刷中文书籍的工作。 1833年(道光十三年),《中国文库》(Chinese Repository)刊载马礼逊给《中国文库》编辑 的一封信,信中谈到如何经济地铸造中文活字的问题,并刊载了戴尔论述金属活字的长文。戴尔的论述分五部分:第一,中文活字的特点;第二,中文金属活字的必要性;第三,以往 试制中文金属活字的弊端;第四,改进金属活字的建议;第五,建议雕刻钢模。韩琦:《十九世纪上半叶西方人对中文活字之研制》,《活字印刷源流》267页,印刷工业出版社1990年版。戴尔建议雕刻钢模,原因是他先搞到一套雕版,用以浇铸铅版,再锯成单个铅字;这些铅字 因木材柔软,浇铸的铅字字体粗俗,且只能使用五六年,又得重铸,成本较高 韩琦:《十九世纪上半叶西方人对中文活字之研制》,《活字印刷源流》267页,印 刷工业出版社1990年版。 同年,德人郭实腊(Karl Friedrich August Giitzlaff, Cnarles Gutzlaff 1803-1851)雕 刻反文凹 雕的中文字模4000个,用于浇铸铅字。 1834年(道光十四年),美国教会为在华传教之需,在中国搞到一副华文木刻版,送到波士顿 ,用浇铸铅版的方法制作汉文铅活字,再返运回中国,排印中文教会书报。 1836年(道光十六年),法人葛兰德,因鉴于汉字浩繁,镌刻汉文字模、铸造汉文活字,工程 浩大,遂倡导采用汉文"叠积字"。即将汉字分割镌刻,然后拼合组成完整文字。如将蜿、 碗、妒、和、秋等字,分别镌刻虫、石、女、禾等偏旁和宛、户、口、火等字,然后根据需 要再分别拼排组合成字。美国长老会对此颇感兴趣,用五千多元订购了三千个字模,送至澳 门长老会印刷所,用以印刷教会书刊。然此法虽可减少字模和铅字数量,但排版繁复,而且 排出来的字大小、长短不一,既不整齐,又不美观,故未能久行。 1838年(道光十八年),法国皇家印刷局(设在巴黎)在中国购到木刻汉字一副,用以浇铸铅 版,锯成单个铅字,送回中国,排印教会书报。据说,使用颇为便利。 同年,新加坡伦敦教会之戴尔牧师,在英国和美国朋友资助下,研制钢模铸字,是年已有 字样展出,备极精美。鸦片战后,迁来香港,开局印刷,1843年病逝。生前刻成汉字大字模 1845枚,及少量小字模。 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美国长老会在澳门设立"花华圣经书房",由美国人谷立(一名谷 玄,Richard Cole)主持。据说,有一个在美国学过印刷的中国少年随谷立回到中国。开始 , 从美国运来少量字模,有一个排字工和两个印工。后来使用了戴尔制作的铅字。为了印刷 中文书刊之需,谷立继承戴尔之业,继续雕刻字模,并制作小字及数目字字模,广为印书 。谷立制作的字模和铅字,除自己排印书报所需外,还出售给其它印书者使用,甚至远销泰 国的曼谷。1845年,花华圣经书房迁到宁波,更名美华书馆。1846年,由美国运来一台新的 铸字炉和其它一些材料。1847年谷立辞职,美华书馆改由他人主持。 1858年(咸丰八年),美国长老会派遣姜别利(William Gamble)来华主持美华书馆事务。姜别 利早年曾在美国费城学习印刷,来华后,鉴于汉字字体复杂,字数繁多,且雕刻阴文字模, 字体细小,镌刻困难,乃于1859年在宁波创制电镀字模。其法乃先用黄杨木做字坯镌刻反体 阳文,再镀制紫铜阴文,然后将此紫铜正体阴文字模锯成单字,镶入黄铜壳子。此法不仅大 大减少了镌刻工时,而且质量甚佳,即使蝇头小字,也能雕刻。此后,姜氏将汉字按照西文 活字规格,制成七种不同大小的汉文活字,分别命名为:一号"显"字,二号"明"字,三 号"中"字,四号"行"字,五号"解"字,六号"注"字,七号"珍"字。由于这七种汉 文铅字的大小分别等同于西文的七种铅字(字身高度为23.546mm、0.927英寸),从而解决了 中西文的混排问题。 从采用西法刻模铸字,到美国开办的美华书馆姜别利发明电镀法,可谓 成绩卓着。1859年(咸丰九年),美华书馆迁至上海北四川路横滨桥北,继续用此法制作铅活 字。为了称呼上的方便,后来人们用一到七号字次序排名。有关此种活字规格、名称等情况 ,见表13-1 此表采自何步云着《中国活字小史》,载《活字印刷源流》76页,印刷工业出版社1990年版。。 表13-1 姜别利创制的七种活字规格、名称一览表
美华书馆姜别利创制的七种活字,制作快、质量好,应用甚广。上海《申报》馆、土山湾印 刷所、同文馆印刷部等都曾采用之。 1869年(同治八年),姜别利离职返美、路经日本长崎时,将其所创电镀制模技术传授给当时 日本活版传习所的木本昌造。日人因鉴于这批活字不够美观整齐,乃重新研制,并改变了姜 氏所创七种活字的字身大小和高低规格,制作了中日两国长期使用的七种汉文活字。 3.华文排字架的改良和新式铸字机的传入 中国传统的活字印刷,曾采用过元朝王祯发明的转轮排字架和清朝武英殿字柜等设施进行拣 字、排版。到了近代,美华书馆姜别利于发明电镀华文字模之后,又致力于华文排字架的改 良。他首先以美华书馆印刷的《新旧约全书》等28本书中使用的汉字为依据,进行汉字使用 频度之检测,并根据所获得的统计资料(在28册书、4166页、110万字之中重见1万次以上者1 3个 字,重见1千──1万字者224个字,重见25次以内者3715个字,余者均在重见25-1千次之间) , 将汉字按其使用频度分成15类,再将这15类汉字归纳、划分为常用字、备用字和罕用字三大 类,造木制汉文"元宝式"活字架以盛之。元宝式活字架又称三角架、升斗架,分左、中、 右三部分。其正面居中设24盘,这24盘又分成上、中、下三层各8盘,中8盘装常用字,上8 盘和下8盘装备用字;两旁(左右二部分)设64盘,装罕用字。各类铅字均以《康熙字典》的 "部首检字法"分部排列。排版时,拣字者于中站立,就架取字,颇为便利,大大提高了活 字排版速度。这是姜别利为中国近代铅活字版印刷的发展作出的又一重要贡献。 十九世纪初期,由西方传入中国的铅活字制作技术,字模为镌刻,铅活字为铸造,这本来是 中国古之成法。此后,铜模制作可谓日新月异,铅活字铸造也随之改进,并由手工操作向机 械化发展。起初,浇铸铅字用的是手拍铸字炉,每小时仅能铸字数十枚。后来改用脚踏铸字 炉和手摇铸字炉,速度增至每小时铸字七八百枚。到民国初年商务印书馆引进"汤姆生自动 铸字炉",不仅铸字已日造一万五千余枚,且铸出铅字不必加工即可直接使用。至此,铸字 技术已臻于成熟。 泥版、纸型浇铸铅版制成的印版,通常称其为"复制版"。复制版的制作工艺,是首先按要 求排 成与铅活字版直接印刷完全相同的活字版,再以活字版为母版用泥或专用厚纸压制成 称作泥型和纸型的阴文型版,然后用泥型或纸型浇铸铅版,最后用铅版(整版)作为印版装机 印刷。这一工艺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标志着近代的凸版印刷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随着 文化 事业的发展,社会对印刷书报在速度上的要求越来越高,致使铅活字版直接印刷难以满足和 适应,铅排活字版印刷工艺之弊暴露的越来越突出。正如贺圣鼐、赖彦予在其所着《近代印刷术》一书中所述:"活字较之木版便利数倍矣,然仅以活字排版,其用仍未广也。卷帙浩 瀚之书,一面排版,一面印刷,稽时既久,活字必不足用,其不便一也。印竣之后,售罄 再 印,又需重排,其不便二也。木版无此二弊,是活版未必胜于木版矣。中国毕升之泥活字, 发明远在有宋,而未能发展,或为此二弊所致。"历史的经验显示,活字版印刷之二弊,在 中国印刷史上早已暴露,中国也曾有过吕抚泥版和徐志定"泰山磁版"之改良。所憾者,吕 抚泥版和泰山磁版均未突破作为印版直接印刷之羁绊,活版之弊未能消除,故难以久行,致 使中国的活字印刷难以取代雕版印刷而为社会更为广泛的应用。而英人士坦荷(Earl of Sta nbope)则针对活字版之二弊,首先想到用排好的活字版压制泥型,然后用泥型再浇铸铅版的 方法并付诸实用。时在1804年。泥版传入中国的时间,当在铅活字印刷术传入后、刻模铸字 技术得到初步发展之时。美国设在澳门的花华圣经书房、上海的字林西报馆、着易堂和申报馆等于建立初期,均曾采用泥版复制铅版进行印刷。 泥版浇铸铅版之法的最大弊端,是一经浇铸铅版,泥版必碎,即只能一次性使用,无法保存 。而铅版一经损坏,亦无法再行浇铸。要重印,则需再重新排版。可见,泥版并未克服活字 版之弊,故未能久行。不久即为新发明的纸型所取代。 纸型是法国人谢罗于1829年发明的。到1871年,美国人拨力克惠尔(B.B.Blackwell)创用薄 铅版,垫以木底印刷。纸型的发明应用,使凸版铅印技术趋于成熟。当时一副纸型可以浇铸 铅版十余次。这样,铅活字版排好后,一经打成纸型,即可拆版还字,留存纸型待用。纸 型 不仅便于保存,且因其轻便,可以运往遥远的外地,多地印刷。为书刊、尤其是报纸的印 刷 与发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纸型传入中国的时间,约在光绪中叶。当时日本人在上海开办 的修文书局,多用纸型浇铸铅版印刷。 凸版印刷术的进一步发展,是照相术应用于印刷制版而出现的照相铜锌版的发明和应用。此 前虽有电镀铜版、石膏版和黄杨版之发明应用,但因其各有不足之处而均未久行。其中: 电镀铜版为美人魏尔考士(John W.Wilcox)发明于1846年。方法是先用凸版(木刻雕版或铅版 )制出阴文正体蜡型做型版,再将蜡型置于电缸之中镀铜制成铜凸版。电镀铜版质量甚佳, 版面图文与原版几乎一般无二,只是由于造价昂贵,难以推广应用。 石膏版系在平面石膏板上雕刻阴文正象图文做型版,然后以此型版浇铸反体阳文做印版进行 印刷。石膏版的质量远不及电镀铜版和照相铜锌版,故亦未能久行。 黄杨版系在黄杨木板上移置图象,然后按版上图象进行雕刻,制成印版。此法与中国传统的 雕版印刷并无实质性区别,未能久行。 上述系近代凸版印刷术传入与发展过程中曾经采用过的三种凸印工艺,虽未久行,但从中 可见当时凸版印刷术传入与发展的一些片断和概况。凸版印刷术中最有成效的,除纸型铅版 之外,当属照相铜锌版的传入和应用。 照相铜锌版是照相术应用于印刷制版之产物。主要包括照相铜版和照相锌版,习惯上合称铜锌版。由法国人稽禄脱(M.Cillot)发明于1855年,十九世纪末传入中国。以其发明与传入前 后次序,有单色照相锌版和铜版,二色、三色、四色彩色照相网目铜版之试制和应用。其中,前者为单色凸版,后者为彩色凸版。 照相铜锌版发明初期,为单色线条图照相凸版,图面无浓淡层次之分。1882年,德人縻生白克(Meisendach)发明照相网目版,将照相制版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遂有单色照相网目铜版 和二、三、四色照相网目铜版之创制,为照相制版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照相锌版和照相铜版的制作工艺大致相同,均首先将原稿拍摄成阴像底片,然后将 阴像底片贴敷在涂有感光层膜的锌版或铜版之上进行曝光,曝光之后,底片上的图文即可 转移到锌版、铜版表面,再经化学药液腐蚀处理,制成图文高于版平面的金属凸版,上版印 刷。所不同者,锌版一般用于单色线条图画之印制;而铜版则多用来制作带有浓淡层次的图 画,故需在拍摄底片时加上网目版,用网点来反映原图的浓淡层次。如需制作彩色图稿, 则 需采用三色照相铜版法,即在拍摄照相阴像底片时,在镜头前面(或后面)分次插入红、绿、 蓝三原色滤色镜,并改变网目角度,拍摄出黄、洋红、青三种分色底片。再用三张分色底 片分别晒制三块分色铜版。这三块分色铜版经过腐蚀、修版之后,即可作为分色印版,逐 版套色印刷。 中国的照相制版术,始于上海江南制造局。该局印书处刘某曾于十九世纪末试制照相铜锌版 ,用以印刷广方言书馆出版的图书。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上海徐家汇土山湾印刷所的蔡 相公 、范神父和安相公继夏相公之后试制照相铜锌版成功,并传授给华人顾掌全、许康德( 进才)。洪荣华、张子谦主编《装订源流和补遗》第376页,中国书籍出版社1993年版。此后,照相铜锌版技术日趋成熟,单色加网以至彩色网目铜版也随之研制成功并迅即推广应 用。因这些多由国人和国人自办印刷企业所为。故在第十四章"中国民族近代印刷业的崛起 "中记述。此处从略。 凸版印刷机械,主要包括凸版制版机械和凸版印刷机械两部分。其中,凸版制版机械主要是 用于活字制作的铸字机械和用于翻制复制版的压型机,以及照相术用于凸版制版后出现的 制 版照相设备;凸版印刷机械则主要是各种凸版印刷机。这些机械设备,尤其是早期的比较简 单的机械设备,因其在欧洲已在应用中,故多是直接来自西方各国或经日本传入中国。其与 各种凸版印刷术同时传入,当属必然。 谷腾堡的近代铅活字印刷术虽系在比其早约400年的中国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的影响 下所创制,但因其成功地发明了由铅、锑、锡三种金属按科学、合理比例熔合铸成的铅活字 ,并采用机械方式印刷而功勋卓着。西方各国以此为先导,在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的推动下 ,开创了以机械操纵为基本特徵的世界印刷史上的新纪元。 凸版印刷制版机械进入中国,当以清万历十八年(1590年)欧洲耶稣会士在澳门出版印刷拉丁 文《日本派赴罗马之使节》为最早(图13-2)。既然在澳门排印,自然用的是从欧洲运来的 铅 印设备。这批铅印设备,有可能是日本大正年间(1573-1591年)天主教组成的"遣欧少年使 节"从欧洲返回日本长崎带来,后因幕府严禁信仰外教而转运到澳门的那批铸字和印刷设备 。这批设备虽然进入中国年代较早,但因其在澳门,排印的又是西文,未对内地造成影响。还不能以西方近代印刷术及其设备最早传入中国相待。故西方近代铅印设备以十九世纪初传 入中国的说法较为适宜。
西方近代铅活字印刷术及机械设备进入澳门之后,何以在澳门停留二百多年却没有向内地转 移、渗透和推广? 这在众多学者看来简直是个不可思议的问题。究其原因,不外有二:一是 清 朝政府对西方诸教进入中国采取了严加限制的政策,尤其是十八世纪初发生罗马教皇与清朝 皇帝在中国传教能否祀孔祭祖的礼仪问题上发生争执之后,限制益发严厉;二是在中国排印 中文书刊,需制作中文铅活字,而中国的汉字一字一形,笔画繁杂而又字数甚多,难以突破 活字制作这一难关。情况与西方雕刻铜版滞留于清廷之内而未推广完全不同。 1.凸版制版机械的传入和发展 最早传入中国的铅活字印刷制版设备是手拍铸字炉。手拍铸字炉铸字,效率低且质量差,每 小时仅能铸字数十枚。随着铜模制造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后逐渐改用脚踏铸字炉和手摇铸字 炉 。脚踏、手摇铸字炉的铸字效率虽已增至每小时可出七八百枚,但仍难以适应高速发展着的 社会对活字制作在速度和质量上之需求。直到民国初年,中国开始采用汤姆森自动铸字机, 情况才有所改观。这种新型的自动铸字机,不仅效率已达每小时铸字一万五千个,而且铸出来的活字完好可用 ,无需再做铲边、磨身、刨底等加工处理。质量上已远非手拍、脚踏、手摇铸字工艺可以比 拟。此后,活字铸造技术和设备发展迅速,又有万年式铸字机和万能式铸字机之使用。其中 ,万年式铸字机的结构和功能大致与商务印书馆率先采用的汤姆森式自动铸字机相似,只是 较之汤姆森式更换字模容易,且更适合于铸小号活字;万能式铸字机因系日本制造,故东北 地区的印刷厂使用较多。其与汤姆森式、万年式铸字机比较,效率较低,适于片模铸字和小 量活字制作。 铸字机械设备的进一步发展,是铸字与排版合而为一的排铸机的出现。以摩诺和立诺两种西 文排铸机应用较早。其中: 摩诺活版自动排铸机,是由打孔机和铸排机两部分组成的排铸机(图13-3)。这两部分完全分 离而又分工合作,缺一不可。排铸前,先用打孔机依照原稿在打孔纸带上打上与原稿文字相 对应的小孔,再将打有小孔的纸带装入自动单字排铸机进行排铸。最后排铸成一个完整的版 面。此机为美国人兰斯顿(Tolbert Ianston)发明于1899年,一分钟能排铸一百四五十个字 ,排铸颇为迅速。
立诺自动排铸机为英国根塔拉尔(一译梅根太勒,Cttmar Mergenthaler)发明于1886年。其 排铸方式与西文打字颇似,即按照原稿文字,按动排铸机上的字键,排成铜模一行,则铸出 铅字一排(一行),故其又称作"条形排铸机"。这种条形排铸机的优点是以一排铅字为单位 ,用以排出的版面整齐,排印迅速;缺点是一排铅字中,只要排错一个,哪怕是一个标点, 也需整版重排。这种机器能排铸西文五十余种,于西文排版非常便利。 摩诺和立诺排铸机的出现,标志着活字铸造技术开始由一般意义上的机械铸字向自动铸字兼 排版演进,时间上也已处在中华民族近代印刷业崛起之时。随后开始的中文自动排铸机的研 制和应用,非本章内容,容后记述。 2.凸版印刷机械的传入和发展 凸版印刷使用的印刷机械,随着凸版印刷工艺技术由铅活字版直接印刷,向用铅活字版通过 泥 版或纸型浇铸铅版复制版的演进,逐渐由简单的平压平方式向圆压平、圆在圆方式演变,到 用于报纸连续印刷的卷筒纸轮转印刷机和多色套印的彩色印刷机出现并用于生产,凸版印刷 机械已达到当时相当先进的水平。凸版印刷机的传入与发展情况,大致如下: 西方传教士最先带入中国的凸版印刷机是手扳架(图13-4)。印刷速度极缓,日印刷不过 数百张。遂有上墨工艺之改进,由原来的手工上墨改为自来墨架自动上墨,印速有所提高。
同治十一年(1872年),上海申报馆开始使用手摇轮转机,印速虽增至每小时数百张,但仍不理想,且 颇费人力,为解除人力负担,墨海书馆曾用牛拖拉机器,以代人力印刷,为当时一大奇闻。一些文人墨客观后纷纷咏诗以记之。浙江嘉兴诗人孔融(字次公)于1858年11月27日到 上海墨海书馆拜访王韬时,在墨海书馆印书房见到用牛 拖拉机器印刷的实况,见景生情,遂作《咏墨海书馆诗》一首以记之。诗云:"车翻墨海转 轮圆,百种奇编宇内传;忙煞老牛混未解,不耕禾陇种书田"。伯熙所着《老上海》一书 收 录此诗。还有一个叫黄钧珊的,也于见到墨海书馆用牛拉机器印书之后,作《咏墨海馆》一 绝:"牍题墨海起高楼,供奉神仙李邺候;多恐秘书人未见,文昌火焰借牵牛"。可见当时 墨海书馆用牛拉机器印刷在社会上已传为奇闻佳话,同时作为印刷发展史上的一个典故也必 将流传后世。此后又有蒸汽引擎和自来火引擎以代人力的印刷机械的引进和使用,印速也因 之提高了一倍。s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上海从日本购进一批日本仿制的欧式一回转印刷机,因其价格较之 欧制印刷机低廉,故华人多用之。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从英国购进以电气马达为动力的华府台单滚筒印刷机,印速达到一 小时出千张。英国华府台单滚筒印刷机系英国华府台之道生(William Dawson)和何脱莱二人 发明于1860年,即通常大家所习称的"大英机"。 民国元年(1912年),上海申报馆购进亚尔化公司的双轮转印刷机,印速已高达每小时印二千张。 民国八年(1919年),商务印书馆购进了美国人米利(Robert Miehle)发明于1889年的二回转 平台印刷机。该机开动后滚筒轮转不停,印刷效率大大提高,且印刷质量、尤其是印刷图片 ,图文清晰、质量甚佳。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米利机"。米利机有单色米利机、双色米利机 、双面米利机等多种。其中双面米利机于印刷双面图文的书刊,颇为便利。 凸版印刷机械的传入和发展,到清末民初购进和采用大英机、米利机,已与半个世纪前的手 板、手摇、脚踏机,不可同日而语。此时已处在中华民族近代印刷业崛起之时,此后更有带 折页设备的滚筒纸、双面轮转印刷机和彩色滚筒纸轮转印刷机的引进,这些印刷机的速度之 快、质量之佳,更非以往印刷机可比。这些先进设备的传入和发展,使中国的近代印刷业迅 即跃进到远东的先进水平。为中国印刷业的崛起和发展创造了极为光明、广阔的前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