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目录 - 源头篇 - 第五章 - 第二节

 

第二节 织物印染中的雕版凸印和漏印

    织物印染,为人类生活所必须,故起源甚古。正是这起源早、应用广,为人类美化生活所必需的织物印染之中,孕育、衍生了织物印刷,成为印刷术的最先应用领域,为完善印刷术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雕版凸印

    织物印染中的织物印刷,见于史载并有出土文物相佐证者,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1983年,在广州南越王墓出土文物中,有两件铜质印花凸版,同时还出土了一些印花丝织品。其中一件印花凸版呈扁薄板状,正面花纹近似于松树形,有旋曲的火焰状花纹凸起,印版厚度仅0.15毫米左右,其上可见因使用而磨损的痕迹。同墓还出土了一件仅有白色火焰纹的丝织品,其花纹形状恰与松树凸版纹相吻合(图5-2)。

0057.jpg (14925 bytes)
图5-2 西汉青铜印花铜版

    吴淑生、田自秉着《中国染织史》,谈到织物印花时,说:“凸版印花技术在春秋战国时代得到发展,到西汉时已有相当高的水平。”这有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凸版印花文物可资证明。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文物中,有几件印花敷彩纱和金银色印花纱,其中就有凸版印花和彩绘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中,有一件印花敷彩纱,用朱砂、铅白、绢云母和炭黑作颜料,画面上藤蔓底纹清晰,线条流畅有力,充分显示了凸版印花的良好效果。在这块织物上,有的孔眼被堵塞,表明印制时已采用了具有一定流动性的干性油类作胶粘剂而调制的颜料。这些印花敷彩纱的出土,足以证明中国早在两千多年以前的西汉时期,就已经掌握了多套色凸版印花技术(图5-3)。

    马王堆出土的金银色印花纱,是用三块凸版套印加工的。有些地方,由于印刷时的定位不够精确,造成印纹间有叠压和间隙疏密不匀的现象。但从整体上看,定位技术还是相当不错的。这在两千年之前的西汉时期,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金银色印花纱的图案花纹,与上述南越王墓出土的青铜印花铜版上的花纹相似,这反映出当时这一工艺应用之广。

00581.jpg (60425 bytes)

图5-3a 金银印花敷彩纱纹样

00582.jpg (16674 bytes)
图5-3b 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印花纱分版示意图

    马王堆金银色印花纱采用的是三套色雕刻凸版颜料印花工艺,其印刷工艺大约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先用银白色颜料印出“ "字形网络,即所谓"龟背骨架";第二步是在已印出的形网络内套印出由银灰色曲线组成的花纹,最后再套印金色小圆点。工艺精巧,色浆细腻厚实,反映出当时铜版凸印和多色套印已经达到很高的工艺水平。

二、雕版漏印

    春秋战国之交,在采用雕刻凸版印花的同时,还有一种被今人称作"型版"之一的雕刻漏版在应用中。

    型版漏印,指的是在不同质的版材上按设计图案挖空,雕刻成透空的漏版,将漏版置于承印物──织物或墙壁之上,用刮板或刷子施墨(染料)进行印刷的工艺方法,属孔版印刷范畴,是当今丝网印刷的前身和最早采用的印刷术。

    1978~1979年间,考古工作者在江西省贵溪县渔塘公社仙岩一带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崖墓群中,发掘出200余件文物,其中有几块印有银白色花纹的深棕色苎麻布,就是用漏版印刷的。同时还出土了两块刮浆板。刮浆板为平面长方形(25×20厘米),板薄,柄短,断面为楔形。这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型版印刷文物。

    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文物中,还有公元前二世纪西汉时期漏印在织物上的彩色图案,这些印花织物,质地精美,印制淳厚、细腻,有的三色套印,已是工艺精巧、印制精良的型版印刷品了。为中国在西汉时期以前已经有了孔版印刷术的又一实物证据。这种孔版印刷术的印版是手工雕刻的,首先用于被称作"夹缬"的织物印刷。夹缬术自西汉以来,历经东汉、两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应用日广。其工艺方法是:"按照设计的图案,在木板或浸过油的硬纸上(按:早期夹缬术用的漏版当是木板或用皮革、绸帛浸过油漆之后制作而成)进行雕刻镂空制成漏版,然后进行印刷。印刷时,在镂空的地方涂刷染料或色浆,除去镂空版,花纹便显示出来[ZW(]吴淑生、田自秉着《中国染织史》第12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ZW)]"夹缬工艺到北魏时已有了相当大的生产规模。据说北魏孝明帝时(公元六世纪初),河南荥阳有一个郑云,曾用印有紫色花纹的丝绸四百匹向当时的官府行贿,弄到一个安州刺史的官衔。这些花绸是用镂空版印花法加工制成的。"[ZW(]吴淑生、田自秉着《中国染织史》第12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ZW)]织物印刷中的夹缬术,似乎还有另外一种工艺方法,即按照设计图案,雕刻成两块完全相同的漏版,将需印染的布夹在两块漏版的中间,然后进行染色。这种方法与前面介绍的、仅用一块漏版进行印刷的方法不同。客观上,前者属于一般的孔版漏印,后者才是始于秦汉而盛于隋唐的夹缬印花(图5-4)。

0060.jpg (8146 bytes)

图5-4 夹缬图

    夹缬印花于秦汉之后,迅速发展,隋唐时期已极为盛行。从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代印花丝织物上已有不闭合的小圆圈花样分析,可以认为唐代已出现加了筛网的型版印花,这是今日丝网印刷的前驱,为丝网印刷的发明与发展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织物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而又广泛应用着的。在纸发明和广为应用之前,印刷术首先用于织物印刷是必然的。我们可以把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型版(包括凸版和漏版)印花看成是印刷术的雏形。正是这种雏形中的印刷术,为完善印刷术创造了物质的和技术的条件。

 

您现在的位置·目录 - 源头篇 - 第五章 - 第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