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波 Rimbaud,Arthur 1854-1891
法国诗人,他的创作自15岁开始到20岁,虽然只有短短几年,但他却是象征主
义运动的典范。他的散文诗《灵光篇》标志着艺术创新的顶峰,集中体现了他简
洁、奥秘的创作风格。他赋予诗以创造意境的奇异魅力,强烈表现出现代人对所
谓文明社会的反抗。
1854年10月20日生于阿登省的沙勒维尔,自幼才华过人,1870年以一篇拉丁诗
获学区竞赛第一名,并在巴黎杂志上发表诗作。1870年8月第一次出走,乘火车
去巴黎,因无票被拘捕。10月再度出走,游荡于法国北部及比利时,过着饥寒交
迫但无拘无束的生活。这一时期开始诗歌写作,表达对生活及自由的纯真的喜
悦。
1871年2月拿买表所得的钱去巴黎,在极度贫困中生活了半个月。3月步行回家
时性格有很大转变,写出了最激烈愤慨的诗歌,表达对生活的厌恶,对纯真世界
的向往,以及在善与恶之间搏斗的意识。他常饮酒,拒绝工作,反对宗教、道德
及任何纪律。5月在给友人的两封信中表达了新的美学思想,即诗人应该成为能
透视无限深处的“通灵人”,摆脱个人人格的束缚成为“永恒”的代言人。
1871年8月给在巴黎的诗人魏尔伦寄去几首新诗,其中有著名的十四行诗《元音
字母》,魏尔伦读后大为欣赏,邀请兰波来巴黎,行前写《醉舟》。在巴黎期间
(1871.9-1872.7)和魏尔伦过着同性恋生活,以致流言四起。1872年7月魏尔伦
抛下美貌的妻子,随兰波流浪到伦敦。两人生活极为穷困潦倒,争吵不断发
生。1873年7月在布鲁塞尔,兰波企图同魏尔伦分手时,被他开枪打伤。一周后
他出院回到母亲身边,在那里完成了散文诗《地狱里的一季》。这是他失败
经历的记录。诗集在比利时付印,因兰波无力支付印费,全部束之高阁,1901
年才被人发现。
从1873年下半年到1875年冬,兰波到处流浪。在这期间写出《灵光篇》
(1886),完稿后即与诗歌告别,过了15年冒险家的生活,足迹遍及欧、亚、
非三洲,1891年11月10日病逝于马赛,时年37岁。